「世上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自古以來,人才常被比作千里馬,識人與識馬之間,有異曲同工之處。歷史上的岳飛和唐太宗,都堪稱人中伯樂。
「伯樂與千里馬」是《戰國策‧楚策四》中記載的一則寓言故事,由戰國時期縱橫家汗明引用,用以勸諫楚國春申君黃歇。故事講述一匹年老力衰的千里馬因無人賞識,被迫拉鹽車攀爬太行山,導致重傷疲憊。相馬名家伯樂見狀,下車痛哭並脫下自己的衣服給它披上,千里馬感動長鳴,聲震雲霄,知道伯樂是自己的知己。
孔子在《論語‧憲問篇》中說,「驥不稱其力,稱其德也。」在《說文》中,驥指千里馬,喻賢能。意思是說,良馬不是以它的力氣而出名,而是以它的質素出名,用「驥」來比喻君子。
岳飛《論馬》借孔子「驥不稱其力,稱其德也」的話開篇,講了關於馬的兩個故事,通過對比詳細解說了馬的質素。
岳飛曾經有兩匹馬,先前的馬一天吃幾斗豆,喝一斛泉水,「非精潔寧餓死不受」,它奔跑起來開始並不太快,待百里之後才開始加速,顯示出駿馬的特點來,半天時間就可行二百里,而且不喘不汗,好像無事一樣。
後來所騎乘的馬卻不這樣。每天吃的不超過幾升,馬料也不擇精細,不擇泉水清濁。主人跨上馬還未掌牢韁繩,它就踴躍往前奔跑。才跑一百里路,就力竭汗湍,快要倒下去了一樣。這樣的馬,吃的少,容易滿足,喜歡逞能,是駑鈍的劣馬。
岳飛認為,好馬之所以受稱道,不是因為它力氣強,而是因為它性情馴良、志行高潔。這就像君子被尊重,不在於能力的大小,而在於品德的高下。
岳飛是一代名將,他不但識馬,也堪稱識人的伯樂。他所戰披靡,直搗黃龍(指金朝腹地黃龍府,今吉林農安一帶),這與他麾下猛將如雲、岳家軍精誠一心渾然一體不無關係。岳飛的許多部將原本出身草莽或義軍,但都是豪傑好漢,岳飛都能以德化之、用之得當。比如,在正史中,牛皋曾投靠叛軍劉豫(偽齊政權),後依歸岳家軍,岳飛非常倚重他;楊再興原本是盜匪曹成的手下,被岳飛收降,極其勇猛,後在小商河戰死,為國捐軀。
再來看唐太宗的用人之道。太宗也是求賢若渴,信而任之,但他對於人才同樣講求品德,任用官員一定要選用正直的人。
唐太宗認為,「能安天下者,唯在用得賢才」,能夠讓天下安定的,只在於任人唯賢。在《貞觀政要‧任賢第三》裏,依次介紹了太宗任用的八位賢臣。有賢相房玄齡、杜如晦,人稱「房謀杜斷」;有良將李績、李靖;有文臣虞世南、馬周(後至中書令);也有李建成舊部魏徵、王珪等。太宗命閻立本在凌煙閣內描繪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畫像,是為《二十四功臣圖》。
《貞觀政要》記載了唐太宗與魏徵的一段對話。貞觀六年,唐太宗對魏徵說:「古人說:君主必須根據官職來選拔人才,不可倉促就任用官員(『不可造次即用』)。朕現在做的每一件事,都會被天下人看到;說的每一句話,都會被天下人聽到。任用正直的人,會讓做好事的人得到鼓舞;誤用壞人,會讓做壞事的人爭相仿傚。獎賞和功勞相當,沒有功勞的人自然會退下;懲罰和罪過相等,做壞事的人自然就會害怕。所以賞罰不能輕易施行,用人時更應該慎重選擇。」
魏徵回答,「知人之事,自古為難」,認為了解一個人,自古以來就很難做到。所以考察官員政績和罷黜或晉陞官員的時候,要觀察他們的善惡。如今想要尋求人才,必須要認真考察他的品行,了解到他的品行是好的,然後去任用他。
他說,「因為假如這個人辦事不得力,也只是才華和能力還不夠,並不會造成大的危害。誤用品行不好的人,即使他能力出眾,危害也很大。身處亂世時,往往只求有才能,不去管他的品行。天下太平的時候,必須才行俱兼,這樣的人才可以任用。」
那麼怎麼樣察人呢?太宗採納了魏徵的諫言,「貴則觀其所舉,富則觀其所養,居則觀其所好,習則觀其所言,窮則觀其所不受,賤則觀其所不為。」
當他地位尊貴時,就觀察其所舉薦的人;當他富裕時,就觀察其所供養的人;當他閒居時,就觀察其愛好;當他與人相處時,就觀察其說的話;當他窮困時,就觀察其不會接受甚麼;當他地位卑賤時,就觀察他不會去做甚麼。這樣根據臣子的才能來選拔他們,考察他們的能力來任用他們。發揮他們的長處,包容他們的短處,用正行的標準激勵他們,用邪行的標準告誡他們。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唐太宗在用人方面也表達了「君子用人如器」的觀點。
太宗時,封德彝為尚書右僕射。《資治通監‧唐紀八》記載,唐太宗讓封德彝舉薦賢能之人,過了許久他都未曾舉薦一人,皇上責問他,他回答:「並非我不盡心,只是現在沒有奇才罷了(未有奇才耳)。」
太宗說:「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長,古之致治者,豈借才於異代乎?」君子用人如同使用器物,都是取用其長處,古代實現大治的君主,難道還要向別的朝代借用人才嗎?太宗告誡封德彝,應當擔憂自己不能識別人才,怎麼能誣陷全天下的人呢?封德彝聽了慚愧地退下了。
亂世出英雄,治世出能臣。當然世上也不乏懷才不遇的人,遇不到自己的伯樂。但李白有詩云,「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他耐得住寂寞,可月下獨酌舉杯邀明月,也可與朋友開懷暢飲。「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所謂人各有志,還有很多隱者,他們以不同的方式在歷史上留下了自己清潔的美名。#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