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高市早苗正式成為日本史上首位女首相,預計她很快將於28日作為東道主會見到訪的美國總統特朗普,顯示出她已得到特朗普的高度青睞。有分析認為,特朗普樂見日本再次出現能與他「志同道合」的領導人,這將有利於特朗普在印太的抗中布局,特朗普此行也將有助於高市新政府的開局。
高市順利當選日本首相 特朗普早已提前祝賀
在日本眾議院10月21日的首相指名選舉中,高市早苗在第一輪投票中就成功跨過半數門檻,獲得465議席的237票支持,順利當選日本第104任內閣總理大臣,接任前首相石破茂,成為日本史無前例的女首相。
此前,高市於10月4日當選日本自民黨總裁,接替前總裁石破茂。當時就有呼聲認為,日本在發生歷史性突破,高市有望成為日本首位女首相。
甚至美國總統特朗普在10月6日發文直接說,「日本剛剛選出其首位女首相」。特朗普當時沒有點名地稱讚,高市是「一位深受尊敬、擁有大智慧和力量的人」,並認為這次選舉結果是「一個巨大的好消息」。
64歲的高市早苗被認為是已故的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的得意門生和路線繼承人。而安倍是特朗普在亞洲的堅實盟友,兩人對於在印太地區加強對抗中共影響力具有高度共識。
特朗普樂見高市執政 有利印太抗中共布局
據報道,特朗普將於10月26日開始他第二任期中的首次亞洲行。他將在參加東盟首腦峰會後於27日抵達日本,並在28日舉行的美日首腦峰會上會見上任剛剛一個星期的高市早苗。這對美國總統來說也是一個極為罕見的外交安排。
台灣總體經濟學家吳嘉隆對《大紀元》表示,特朗普樂於看到日本出現一個持保守主義理念的領導人,這對特朗普來講「絕對是加分、好消息」,「因為美國需要一個志同道合的日本來在國際上一起行動,估計高市早苗當選新的日本首相會讓特朗普的右派保守主義思維跟路線,能夠得到更多的來自日本的響應。」
「特朗普希望與日本的關係更加緊密跟順暢之後,在整個第一島鏈,整個西太平洋這裏,能夠有更好的布局。畢竟美日同盟關係是美國應對整個西太平洋跟中共崛起所必須做的安排。」
高市在就任演說中表示,她將「持續強力推進」由安倍和特朗普共同倡導的「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她將「提升日美關係至新高點」。
但是,高市早苗的自民黨與維新會組成的執政聯盟在議會中的席位沒有過半,這讓高市的少數政府的執政之路充滿不確定性。
自從安倍於2020年9月辭職後,日本過去5年時間裏已經換了三位首相。有不少分析認為,高市也有可能不會執政超過兩年。
吳嘉隆認為,特朗普這次親自到日本去會見高市,而不是按照慣例在白宮等待高市前來拜謁,這表明特朗普要給高市以「明確支持」,讓高市的新政府「能夠旗開得勝,能夠穩住陣腳」。
「對特朗普來講,他肯定會做球(創造機會)給高市早苗,就是在關稅談判上,還有其它議題上,把一些成績做給高市早苗,讓她在日本內部的地位更加強化」,吳嘉隆說,「因為如果高市早苗撐不住、很快下台的話,那對美國來講將是一個損失。」
高市會繼續親美、友台、抗中共的路線
高市早苗的新內閣成員名單在10月21日晚些時候公布後,外界發現其具有「親美、友台、抗中」的色彩。
例如,曾經在日美關稅談判中發揮關鍵作用的茂木敏充和赤澤亮正分別擔任了外相和經濟產業相。日本友台議員團體「日華議員懇談會」的事務局長木原稔出任了官房長官,該團體另一些成員如金子恭之擔任了國土相,黃川田仁志擔任了地方創相。對華鷹派人物小野田紀美出任了經濟安保相。
台灣大學政治系副教授陳世民對《大紀元》表示,他相信高市會延續安倍過去一直奉行的「親美友台」政策,而在如何對中態度上則要看中共的作為。
「中共如果不去使用武力威脅,不去發動戰爭,那我相信高市當然也願意跟中方和平共榮共存,大家共同發展經濟。但是假使中共持續想要使用武力去威脅區域的話,不管是東海,還是台海、南海,中共執意要去用武力來片面改變現狀的話,那我個人相信高市也會很強硬地去阻止中共做這些事情,甚至跟整個東亞地區的相關國家更加努力合作串聯,來阻止中共用武力來單方面改變現狀。」
過去幾年,日本已經與菲律賓和澳洲分別通過了軍隊相互准入的協定。陳世民表示,「這明顯看出來,日本是在十分積極地去串聯東亞共享自由民主價值的國家,來應對中共武力的威脅。」
高市在就任演說中還強調,「日美關係是日本外交安全保障政策的基石。」
陳世民認為,日本自身的國家安全「高度依賴美國的安全保護」,因此高市會「強化跟美國之間的緊密結盟關係」,「我個人相信,高市會很樂意去配合美國的要求,加快日本的軍事預算增長」。
目前,特朗普已經要求北約國家的軍事預算在2025年達到GDP的2%的水平,然後再在10年內提高到5%的水平。日本計劃在2027年達到北約的2%水平。
吳嘉隆表示,日本不會容許台灣海峽周邊出現動盪,「因為這個對日本的安全跟經濟有非常重要的影響,所以日本現在肯定要加強國防預算,加強軍工產業,準備迎接可能的軍事衝突」。
分析:日中關係有走向脫鉤的趨勢
吳嘉隆表示,總的來看,日中關係的發展會跟隨美中關係的變化而變化,「如果美中之間的對抗更加惡化的話,日本對中國(中共)的態度也會更加強硬」。
具體來看,隨著特朗普政府對中共的強硬立場,吳嘉隆認為,高市也會配合特朗普對抗中共利用日本「洗產地」,以及對日本的「紅色滲透」。
他進一步解釋,日本會配合美國也對中共進行技術出口管制,避免日本成為中共「間接洗產地」的一個地方。「比如說,美國這邊有出口管制,中方可能到日本去成立新的企業,從日本那邊向美國採購,避開出口管制。」
「現在有很多來自中國大陸的人口進入日本,可能在日本取得國籍,然後在日本成立企業,甚至於參與政治選舉。總而言之,日本現在也要開始應對所謂的『紅色滲透』,這是『洗人口』。」吳嘉隆預期,日本對於來自中國的留學生、移民和投資,「可能會有更加嚴格的限制」。
「在產業方面,日本大部份在中國的投資已經撤回,或者轉到東南亞去了」,吳嘉隆說,「日本基本上脫鉤已經差不多了,很多日本企業整個廠都丟下來,就直接走人了。」
在晶片和AI領域,吳嘉隆認為,日本會與台灣和美國聯手合作,「這樣一來,日本跟中國的脫鉤會更加明顯。日本可能繞過中國,要麼去東南亞投資,要麼去美國本土直接投資,其對外投資的部份應該就會從中國這邊撤出或者脫鉤。」#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