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Marvel電影宇宙(MCU)中飾演超級英雄「尚氣」的男星劉思慕最近談到了生成式人工智能(AI),他反對用AI來取代臨時演員的表演。而美國演員工會也提醒片商,使用AI演員會危害罷工後所爭取到的合約保障。
據《Variety》報道,即將上映的電影《Marty Supreme》的主演、投資者Kevin O'Leary21日表示,未來可以用AI取代人類臨時演員來降低電影的預算。對此報道,24日,加拿大男演員劉思慕(Simu Liu)在社交媒體上批評,這是在剝奪臨時演員的生計。
O'Leary 談到電影製作的高成本時說:「幾乎每一場戲都有多達150名的臨時演員。現在,那些人得18個小時都很清醒,並穿著全套戲服,在背景中走動。雖然他們不一定會出現在鏡頭裏,但必須在那裏走來走去。可是,這樣做那花費可是數百萬美元。」
O'Leary 繼續說:「因為他們又不是主角,只是出現在故事畫面中,那為甚麼不能用AI代理取代他們呢?這樣一來,就能省下好幾百萬美元,能拍更多的電影了。同一個導演,原本要花9,000萬美元的預算,完全就可以只花3,500萬,還拍到兩部電影。」
但劉思慕批評這種想法,並在他的社交媒體X帳戶上回應了這篇報道,他反諷地說:「當然,要怪就是怪那些時薪只賺15到22美元、努力賺生活費的臨時演員,而不是那些賺好幾百萬的幕後高層人士。」這條推文在演員和電影製作人中引起了廣泛共鳴。
劉思慕並非唯一一個公開反對在電影製作中使用人工智能的人。23日,著名墨西哥電影導演和編劇Guillermo del Toro向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表示,「我寧願死」也不願使用生成式AI。
另據BBC報道,最近出現了一位名為Tilly Norwood生成式AI演員,而創作這位AI演員是荷蘭演員兼喜劇演員Eline Van der Velden,據報道,她曾表示希望Norwood 成為「下一個施嘉莉祖安遜(Scarlett Johansson)」。
關於Norwood,1日,美國演員工會(SAG-AFTRA)提醒經紀公司和製片廠,使用Norwood的作品可能會影響他們在2023年罷工後爭取到的合約保障。工會表示:「這項技術並不能解決甚麼『問題』,反而製造了盜版的演出並讓演員失業的問題,危及表演者的生計,也貶低了人類藝術的價值。」#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