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際關係形勢出現了不少微妙變化。隨著地緣政治與經濟格局變動,亞洲多國近日不謀而合尋求減少對中共的依賴,轉而加強與美國的合作與聯繫,除了在貿易戰下越南向美國的示好外,其他東盟國、日本與澳洲等均與美國進一步靠攏,展現出對區域安全與經濟自主的迫切追求。本文將從近期一系列重大事件切入,詳述這一趨勢的多元面貌及其背後關鍵推動力量,並以近日大陸本地因于朦朧事件而引發的反共浪潮作結尾。
特朗普影響深入東盟
10月26日至27日,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第47屆東盟峰會(ASEAN Summit),首次迎來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到訪。這次峰會被視為美國重返東南亞的戰略性展示,特朗普不僅親自出席,更促成多項區域和平與經濟合作的協議。
此次峰會的最大亮點是特朗普、馬來西亞總理安華,共同見證柬埔寨與泰國簽訂《吉隆坡和平協議》,結束兩國長年的邊境緊張局勢。特朗普利用美國的經濟影響力,成功調停兩國矛盾,為區域帶來和平曙光。同時,他完成了與馬來西亞及柬埔寨的雙邊貿易協議,加強與東南亞國家的經貿聯繫。美國還與泰國、越南達成貿易框架協定,彰顯美國對亞太地區長遠且穩固的承諾。安華表示,特朗普此行為緩和貿易不確定性,提升市場信心,定位美國為東南亞非常重要的貿易夥伴。
特朗普今次直擊中共自以為完全掌控的核心區域,由於其出發點乃「雙嬴」,勝過中共的「霸道」外交,美國在不斷想方設法下力挽並嘗試逆轉這由中共主導的地區格局。
美英重錘電詐集團
美國與英國聯合對涉足跨國電訊詐騙、多宗綁架害命的太子集團實施資產凍結與制裁,對詐騙網絡造成嚴重打擊。此舉讓其他詐騙集團意識到美國在加密貨幣市場的金融制裁威力,遏制非法資金流動。
緬甸軍方於10月24日轟炸「KK園區」臭名昭著的詐騙基地,藉以回應國際社會壓力及東盟峰會氛圍,並展示軍政府強硬態度。此次轟炸戰略定位明確,時間點與峰會同期,彰顯軍方權力,同時試圖轉變國際形象。
雖然後續發展仍要細心觀察,因以往電詐中心亦曾試過死灰復燃,但今次來自美英實際的施壓與監督,且看未來畫面是否會不一樣。
日本政局浪潮轉向
日本自由民主黨(DJP)曾因公明黨秘與中共官員會面,在領導權爭奪戰中造成內部分裂,自民黨遭「盟友」公明黨退出聯盟、出賣而導致一度勢危。幸賴維新會加入支持,使得黨魁高市早苗成功上台,有分析相信這將卻促使高市更加強化抗共立場。
高市主張推動「強經濟優先」,承諾實施負責且積極的財政政策。她表示,其政府將尋求提高收入、增強消費者信心並提振企業利潤,以在不提高稅率的情況下增加稅收。與此同時,高市著重強化日本製造與半導體產業,減少對中國大陸供應鏈依賴,同時深化與理念相近的民主國家、特別是西方國家的戰略合作。
李在明歡迎特、韓民反共
在韓國,一邊廂有總統李在明公開熱烈歡迎特朗普的訪問,展現加強與美國關係的意願;一邊廂街頭掀起大規模反中共示威。大批年青人聚集於慶州、首爾明洞及其他重點地區,呼喊反中共口號,批評中共霸權行為,包括在台灣、新疆、香港問題上的政策,以及對南韓經濟、國家主權與安全脅迫。
據英國廣播報道,受訪者表示:「隨著中國人通過免簽不斷入境,犯罪日益增加,我們感到很焦慮」、「我遇到過一些非常有威脅性的經歷」、「我們有無數反對中國(中共)的理由,但核心原因是間諜活動。」這些間諜冒充遊客,被抓到拍攝軍事基地(自去年6月所知的有11次),亦有發生過一名現役軍人被查出,把軍事機密交給中共。
澳商不滿Temu等不公競爭
澳洲零售巨頭Wesfarmers旗下Kmart、Target、Bunnings與Officeworks,連同Mosaic Brands(擁有Millers、Rivers、Noni B及Autograph)、Rip Curl及Kathmandu等多間企業,均公開表達對中國電商平台Temu及Shein的低價衝擊及不公平競爭的不滿。
這些中國平台利用低價策略(當中涉及道德採購問題、現代奴役協議和環境標準方面缺乏透明度,而這些正是當地零售商必須遵守的規定)與直接消費者配送模式,避開澳洲關稅與多項監管,對該國零售商市場份額形成極大威脅,迫使多家實體店舖關閉與裁員,為當地就業情況帶來負面影響。
澳洲政府需未就事件採取正式回應行動,但終於有企業發聲揭破一直潛伏在市場的憂患。更重要的是,澳中貿易長期圍繞在鐵礦砂、紅酒與龍蝦等出口議題,卻甚少提及反過來,當地本土企業所面臨的不公競爭。事件證明「經濟靠中國」不是一面倒有利,就連澳洲也出現反噬,此現象早在歐美韓等多地帶來無限困擾。
此外,澳洲其實已多次容忍來自中共的霸權挑釁行為,不少當地報道已直指坎培拉應該作出維護該國最根本尊嚴的回應。
中國內部反共聲浪高漲
中共管治下的大陸簡直無法無天,中國知名男藝人于朦朧死亡事件引發的輿論風暴,矛頭直指黨內「黑幫大佬」。于朦朧墮樓身亡,官方稱意外,但因事件疑點重重,引發網絡廣泛質疑和猜測,民間情緒高漲。政府輿論控制力度加強,多名為于發聲人士被查處,但卻仍然無法阻止不滿聲音於全球擴散,甚至西方媒體等。
此案象徵中國民眾對當局權力濫用、言論壓制及不透明政治的強烈不安,尤其在年輕人及文化界掀起反共情緒,要求更公正透明的政治改革。事件已成為中共體制面臨的一大象徵性挑戰,反映中國內部對獨裁政權的普遍質疑與不信任。
美中搏奕特朗普佔上風
習特會結束,美國特朗普明顯佔了上風,中共在許多領域實在理虧,加上上述所有近日發生的事,後者無力反抗。整體來看,亞洲國家在美中搏弈大背景下,紛紛選擇逐步擺脫中共依賴,尋求與美國及西方國家的經濟與安全合作。
美國於東盟峰會的強勢回歸,英美聯手制裁跨國犯罪,緬甸軍方對詐騙基地的轟炸皆彰顯美國影響力。日本與澳洲等國內部對中共的不信任加深,經濟自主呼聲增強。中共內部因權力問題不斷引發民眾抗議,成為更廣泛區域與全球趨勢的一部份。未來亞太格局必將在中美兩強持續博弈與多國自主調整中展開新局。◇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