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涵蓋超過3萬5000名患者的新研究指出,結腸癌患者若在手術後保持無癌狀態達六年,即可被視為「治癒」。這項發現有望為癌症倖存者提供一個明確的里程碑,讓他們知道何時能真正放下對復發的擔憂。

未參與這項研究的加州希望之城(City of Hope)癌症治療中心腫瘤內科醫師克魯尚吉·帕特爾博士(Dr. Krushangi Patel)表示:「這有助於我們定義一個實用的時間點,讓患者能被認定為有效『治癒』。」

關鍵發現:六年後復發風險極低

這項發表在權威期刊《美國醫學會腫瘤學雜誌》(JAMA Oncology)上的研究,分析了15項臨床試驗的數據,涵蓋超過3萬5000名第二期至第三期結腸癌患者。所有患者都接受了癌症切除手術和輔助化療。

研究發現,患者在手術後六年以上發生癌症復發的機率降至0.5%以下。在術後第六年至第十年之間,每年的癌症復發率均未超過0.5%。

基於這些發現,研究人員認為當患者在術後達到六年未復發的里程碑時,即可被視為治癒。他們建議,當患者達到這個時間點後,停止常規的癌症相關追蹤是安全可行的,這將有助於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質並降低醫療成本。

研究作者寫道:「在手術後六年,復發率低於0.5%,支持了一個治癒的實用定義。認可這一里程碑可以改善醫病溝通,指導後續追蹤的持續時間,並減少不必要的長期監測。」

對醫病雙方的重大意義

本身也是腫瘤科醫師的研究作者們指出,臨床醫生有責任告知患者:當他們達到特定里程碑,且復發的可能性已低至可合理排除時,便可被視為治癒。

這一里程碑的確立,賦予了結腸癌患者擁抱康負的力量,並能帶來顯著的心理益處,例如減輕焦慮、獲得心靈平靜。

帕特爾博士說:「認識到真正復發的可能性極低的時間點,可以改善醫病溝通,減輕患者對長期復發的焦慮,並讓我們能夠更恰當地調整後續護理,而不是無限期地持續強化監測。」

研究的限制與未來展望

儘管研究結果令人鼓舞,但該研究仍存在一些限制。例如,各試驗中患者的治療和追蹤安排不盡相同,這可能會影響結果的普適性。此外,雖然癌症復發風險低於0.5%在醫學上被認為極低,但個體患者對於微小復發風險的看法可能有所不同。

帕特爾博士補充:「這項綜合分析的結果對臨床醫生和患者都非常重要。」總體而言,這項研究為廣大患者提供了安心感,並為臨床醫生規劃長期癌症倖存者護理提供了寶貴的指導。

作者簡介:Kimberly Drake是一位健康記者與報紙專欄作家,擁有十年撰寫健康與養生主題的經驗。她的作品曾刊登於《Healthline》、《Medical News Today》等線上與印刷媒體。她同時擔任兩所自閉症學生特許學校的管理董事會副主席。

原文 Study Reveals When Colon Cancer Is Considered Cured. 刊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