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或多或少都會有白髮,這似乎是無法避免的老化過程的一部份。儘管對大多數人而言,白髮並不受歡迎,但從健康的角度來看,這並非壞事。有研究表明,它可能反映了人體對癌症的天然防禦能力。
在這項由日本東京大學所進行的研究中,研究人員檢視了毛囊幹細胞如何應對DNA損傷,並揭示了白髮與黑色素瘤(一種皮膚癌)之間的驚人關連。
該校在10月20日發布的新聞稿中指出,頭髮變白和黑色素瘤看似毫不相關,但這兩種情況可能都源自於能產生色素的毛囊幹細胞如何應對DNA損傷。
這些位於毛囊中的細胞在基因毒性的壓力下面臨一個關鍵的抉擇——分化並離開系統(形成白髮),或繼續分裂(最終可能導致腫瘤形成)。
在我們的一生中,我們的細胞不斷暴露於可能損傷DNA的環境和內部因素之中。雖然科學家已知此類DNA損傷會造成老化和癌症,但其確切的關連——尤其是受損幹細胞如何影響長期組織的健康——仍然難以捉摸。
黑色素細胞幹細胞(melanocyte stem cell,McSC)是成熟黑色素細胞的來源,而成熟黑色素細胞是負責毛髮和皮膚著色的色素生成細胞。在哺乳動物中,這些幹細胞以未成熟黑色素母細胞的形式存在於毛囊中,經由周期性再生維持色素沉著。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使用老鼠模型來識別McSC如何應對不同類型的DNA損傷。他們發現,在兩條DNA鏈的磷酸骨架斷裂的情況下,McSC會發生不可逆的分化並脫離,並致使頭髮變白。這個過程被稱為「老化性分化」(senescence-coupled differentiation)。
另一種可能是,當McSC暴露於某些致癌物質時,即使DNA受損,它們也會避開這種分化途徑,保留自我更新和繼續分裂的能力,但這最終可能導致腫瘤形成。
主導這項研究的該校教授西村榮美(Emi Nishimura)說:「這些發現表明,同一個幹細胞群體可能會經歷截然相反的命運——衰竭或擴增——這取決於壓力類型和微觀環境的訊號。」
她說:「它重新定義了頭髮變白和黑色素瘤並非互不相關的事件,而是幹細胞回應壓力的不同結果。」
值得注意的是,這項研究並非表明白髮可以預防癌症,而是衰老分化代表一種壓力誘導的保護性措施,可以清除潛在的有害細胞。相反地,當這種機制被繞過時, McSC的持續存在可能會誘發黑色素瘤的發生。
當然,這項研究是在老鼠身上進行的,所以我們現在還不能據此對人類做出任何結論,但它肯定有助於我們進一步了解頭髮變白的過程以及它與癌症發展之間的關係。
上述研究成果於10月6日發表在《自然-細胞生物學》(Nature Cell Biology)期刊上。#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