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民主實驗室周二(28日)公布最新「中國影響力指數」(China Index)報告,顯示台灣社會與媒體受中共滲透程度高居全球第二、第三名。

台灣民主實驗室(Doublethink Lab)公布最新「中國影響力指數」(China Index)報告,顯示中共在全球多數地區的影響力持續上升,其中外交政策、科技與社會三大領域的增幅最為顯著。報告指出,中共不再僅以經貿合作為主,而是透過文化交流、資訊平台與科技基礎設施等方式,逐步深化其在全球的敘事滲透與影響網絡。

2025年10月28日,台灣民主實驗室舉行記者會,發布最新一屆「中國影響力指數」研究成果。(宋碧龍/大紀元)
2025年10月28日,台灣民主實驗室舉行記者會,發布最新一屆「中國影響力指數」研究成果。(宋碧龍/大紀元)

台灣民主實驗室行政總裁吳銘軒表示,「中國影響力指數」是他們自2021年以來與全球超過200位專家共同推動的重要研究計劃,透過99項指標分析中共在101個地區的滲透與影響力變化。

吳銘軒說,整體結果顯示,中共在全球多數領域的影響力持續上升,尤其在外交政策、科技與社會層面表現最為顯著。值得注意的是,社會領域的分數在本屆顯著提升,顯示中共透過社交媒體平台、文化活動與僑民組織等方式,強化其在全球的敘事滲透與社會影響網絡。

他指出,「台灣在101個地區中排名第31,整體分數略有下降,但在社會與媒體兩大領域仍名列全球前段,分別為世界第2與第3,顯示中共對台灣的影響仍集中於輿論操作與文化層面。」

台灣社會遭中共滲透居高不下 宗教、體育、社福成關鍵載體

台南新芽協會理事與創辦人嚴婉玲指出,台灣在「中國影響力指數」中「社會」層面的影響度位居全球第二,與新加坡併列為最明顯的區域之一,這與語言相通、文化相近密切相關。她表示,中共對台灣的社會滲透並非單一面向,而是透過媒體傳播、經濟連結與文化交流等多重途徑交織進行。

嚴婉玲說明,在宗教、體育、社福與教育等領域,都可見中共影響力的滲透痕跡。她舉例,部份宗教團體以「文化交流」之名,與中國廟宇長期互動;體育與青年教育則常見透過贊助、獎學金或就業保證等方式吸引台灣人才;或直接經濟援助未被台灣社福安全網納入的家庭。這些活動多發生在地方與基層,若地方政府與民間缺乏警覺,反滲透的意志將難以落實。

中共資訊戰升級 親共敘事滲入台灣輿論與社會互動

沃草營運長洪國鈞表示,近年中共對台灣媒體與資訊環境的滲透手段愈趨多元,從早期主流媒體高層赴中「聽訓」的統戰模式,逐步延伸至中小型媒體與網紅生態的深層影響:「這些滲透手法不再僅限於傳統媒體,而是透過假民調、金流支持、網絡輿論操作等方式,滲入台灣的公共討論與選舉環境,影響公眾思考與政治行為。」

洪國鈞表示,近年已有多宗具體案例,包括「指傳媒」依中共指示發布假民調,以及原為《警政時報》記者的前民眾黨候選人馬治薇收受中共資金遭判刑,顯示中共正以多層次方式滲透台灣的資訊系統。

他呼籲,台灣作為面對中共資訊戰與混合戰的第一線社會,公民團體必須持續監測、揭露相關行動,並透過研究與國際合作向外界傳達中共影響力的真實樣貌。

中共透過文化與情感滲透削弱台灣民主韌性

曾遭中共關押5年的台北文山社區大學專案經理人李明哲指出,中共對台灣的滲透往往以「情感連結」為手段,藉由宗教、文化與原住民交流等形式,包裝政治意圖、扭曲歷史與身份敘事。

李明哲提到,中共長期邀請台灣原住民赴陝西黃帝陵「祭祖」,將台灣原住民族納入「中華民族」的統戰敘事之中,實際上是抹煞台灣原住民的文化多樣性與主體性。

他說,中共是一黨專政的國家,所有媒體、商業單位與民間組織皆受黨的控制,對外交流活動多以「說好中國故事」為政治任務,難以脫離官方掌控。這意味著台灣社會在面對所謂的「民間交流」時,必須清楚辨識其中的語境與意圖,避免讓中共利益與政治宣傳在民主社會中如入無人之境。

李明哲強調,兩岸交流唯有在充份了解中共體制特性與統戰策略的前提下,台灣才能維持健康的互動與民主韌性,確保文化、藝術與公民社會不被中共滲透與誤導。#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