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周三(10月29日)在連續第二次會議上宣布減息25個基點,將基準利率降至3.75%至4%區間。然而,美聯儲主席鮑威爾(Jerome Powell)在會後發出明確訊號,12月不確定是否會進一步減息,這為年內最後一次政策會議蒙上陰影。

減息投票出現罕見分歧

美聯儲以10比2的投票通過了此次減息決定。堪薩斯城聯儲主席施密德(Jeffrey Schmid)投票反對減息,認為應維持利率不變;而新加入的美聯儲理事米蘭(Stephen Miran)則持相反意見,支持更大幅度的50個基點減息。

這是自1990年以來,第三次出現政策制定者在不同方向上提出異議的情況,凸顯出央行內部對經濟前景和政策路徑的嚴重分歧。

鮑威爾直率表態引關注

對於是否會繼續減息,鮑威爾在會後的新聞發布會上發表了異常直率的評論。

他說:「在本次會議討論中,委員會成員對12月該如何行動存在顯著分歧。在12月會議進一步下調政策利率並非既定事實——遠非如此。」

他強調,美聯儲內部「越來越多的人」認為,應該「至少等待一個周期」再繼續減息。

這番表態立即引發金融市場反應,投資者降低了對12月減息的押注。目前,市場認為12月會減息的可能性約為2:1。

政府停擺加劇決策困難

當前,美聯儲所面臨的一個重大挑戰就是,特朗普政府與國會民主黨人的預算爭端已延續兩個月,並已導致政府停擺近一個月。這使得勞動部等機構無法進行正常的經濟數據調查和發布,嚴重影響了美聯儲的決策基礎。

鮑威爾坦言,缺乏及時和全面的數據是個嚴重問題,「我們將收集每一點能找到的數據,仔細評估。如果你在大霧中開車,你會怎麼做?你會減速!」

他指出,數據缺失確實可能影響12月的決策。

通脹與就業市場的雙重考慮

美聯儲官員面臨的核心困境是通脹和就業市場的平衡。一方面,通脹已連續數年高於2%的目標,並在今年停止下降。根據最新的官方數據,個人消費支出價格指數從4月的約2.3%上升至8月的2.7%。

另一方面,勞動力市場顯示出放緩跡象。在截至8月的三個月裏,平均每月僅新增約2.9萬個工作崗位,遠低於去年同期的8.2萬個。

與此同時,已有多家大型企業近期宣布了裁員計劃。這既反映出人工智能應用帶來的影響,也顯示企業在疫情過後,可能存在人員過剩的問題。

資產負債表政策調整

除減息外,美聯儲還宣布,從12月1日起,將停止持續3年半的資產負債表縮減計劃。該計劃曾被用來被動拆解疫情刺激措施。

央行將保持其約6.61萬億美元資產總額穩定,但會調整投資組合結構,將到期的按揭支持證券再投資於短期國債,以避免流動性稀缺。作出該決定是因為,隔夜借貸市場顯示,在過去的一周裏,銀行系統流動性趨緊的訊號有所增加。

繼續減息前景不明朗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前美聯儲高級顧問、現任紐約梅隆投資公司首席經濟學家萊因哈特(Vincent Reinhart)對於進一步減息的前景分析說,考慮到數據中斷,「美聯儲真的很難不在12月減息。繼續前進比停下來更容易。」

但前聖路易斯聯儲主席、現任普渡大學商學院院長布拉德(James Bullard)則對該問題持不同看法。他認為,股市創紀錄高位支撐的強勁消費者支出,以及整體經濟增長,結合近期通脹反彈,在12月再次減息的可能性,要遠低於市場的預期。

鮑威爾強調,美聯儲試圖「在勞動力市場處於良好狀態、通脹正在走向2%的情況下結束這個周期」。但他承認,並不存在所謂的「無風險路徑」,美聯儲將在某個時候恢復減息,但具體時間取決於經濟數據的變化。#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