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總出賣年齡。「綠葉王」許紹雄離世,我首先想到的不是方鍾Sir的「go go go」,而是舅父冬的「大隻講」。四十年前的光影音容,恍惚如昨。
許紹雄不是「國際巨星」,但觀眾都對他依依不捨,好像失去了一個親切的老朋友。這個世界,許多人都想當主角,他卻從來不爭,反而聳聳肩說:「我冇諗過做主角,好辛苦,無謂搵自己笨。」又說:「人生在世,最緊要對得住自己個心,屋企有飯香,身邊有人笑,夜晚瞓到覺,你話係咪?」這幾句懶洋洋的話,正是他一生寫照:不求風光,只要心安。
許紹雄出身廣州西關望族,家世可以寫成一本民國八卦:曾祖是慈禧的重臣,叔公是黃埔軍校創辦人,姑婆是魯迅的伴侶。換了別人,早就把自己吹噓成傳奇,但許紹雄只淡淡地自嘲:「樹大有枯枝,族大有乞兒,我又係枯枝又係乞兒,不過枯枝都有枯枝嘅活法。」聽起來像玩笑,其實是他的人生哲學——甘心活出枯枝的人生,才能演好綠葉的角色。
他最有智慧的地方,是「知命」。小時候兩次死裏逃生,一次被滾水燙傷左半身,一次被掉下來的玻璃插臉,留下永不磨滅的疤痕。他自知臉孔「岩巉」(他在訪談中這樣形容自己),註定做不成小生,覺得扮賊也是出路,於是安分守己,專心把小角色演好。結果他演的配角深入民心,像「舅父冬」、「黃啟發」、「方鍾Sir」、「歡喜哥」,代表作比很多主角更多。
儘管許紹雄無意炫耀家世,但那股從容自若的氣度,多少也源於他的文化背景。廣州許家有一位後人說過,當年祖父母帶着慈禧太后賞賜的一雙夜明珠耳環來港,足以買下灣仔日街、月街來收租做生意。許紹雄小時候的「玩具」,就是可以供奉於博物館的宮廷玉如意和香囊。曾經滄海難為水,「Benz雄」之所以不爭,說穿了,就是因為不屑爭。如果他是綠葉,也是最高貴的綠葉。
他走了,世間從此少了一個懂得「不搶戲」的人。不管是否演藝界,很多人一輩子都拼命追逐主角光環,什麼也要爭勝,什麼也要成為核心,結果往往被人鄙視唾棄。但許紹雄永不搶着發光,只是自然散發一種溫暖,反而更讓人懷念。他教曉我們的是:綠葉做到極致,原來比牡丹還美。
願許先生安息,感謝您陪伴香港走過最好的歲月。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馮睎乾十三維度」Patreon
(編者按:本文僅代表專欄作者個人意見,不反映本報立場。)@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