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維珍尼亞聯邦大學(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 VCU)研究人員近日指出,全美各地「α-半乳糖症」(AGS)的患者持續增加,呈「爆發性增長」,2013至2024年間病例數激增達百倍。
這曾經是一種罕見的蜱蟲(俗稱草爬子)傳播疾病,患者會對紅肉產生嚴重過敏反應。數據顯示,近年來,AGS病例激增,發病率從2021-2022年度的23.46%躍升至2023-2024年度的94.06%。
醫學博士Vinay Jahagirdar周四(10月30日)在VCU醫療系統的新聞稿中表示,「在短短十年內,AGS已從罕見醫學奇觀演變為重大公共衛生議題。」
AGS通常與孤星蜱(lone star tick)相關,此類蜱蟲遍布維珍尼亞州,其背部有由白色斑點構成的「孤星」圖案,該州衛生部(VDH)形容其為「攻擊性咬人蜱」。過去,孤星蜱主要分布於美國東南部州,近年其活動範圍已分別向南北擴展。
當人體被帶菌蜱蟲叮咬後,免疫系統就會對哺乳動物肉類(如牛肉、豬肉或羊肉)所含的糖份子「半乳糖-α-1,3-半乳糖」產生抗體。此過敏反應可能引發多種症狀,包括蕁麻疹、腫脹、噁心、嘔吐、腹痛及腹瀉,嚴重時甚至可能引發過敏性休克,導致患者喉部腫脹、閉塞,阻斷呼吸通道,危及生命。
多數AGS患者會出現上述胃腸道症狀,由於症狀常具延遲性,這使得患者或醫生難以判斷是AGS所致,常常誤以為是腸躁症等消化系統疾病,或嚴重食物中毒。
Jahagirdar表示,「AGS與我們診治的其它食物過敏截然不同,症狀常在食用紅肉數小時後才顯現,因此難以將進食與過敏反應聯繫起來,許多患者遭誤診,或苦尋病因多年仍無解。」
VCU醫療中心強調,正因這種不確定性,教育與宣導至關重要,尤其是在AGS病例正急遽攀升之際。
共同研究者Ravi Vachhani醫師在新聞稿中說,「蜱蟲擴散正將新型過敏疾病帶入醫患未曾預期的區域,因此認知此關聯性是守護公共健康的關鍵。」
不幸的是,AGS目前尚無根治方法,患者只能通過避免食用紅肉來緩解症狀,部份敏感案例還需避免乳製品和/或明膠。
欲獲取更多有關蜱蟲的資訊,包括防咬技巧及遭叮咬後的處理指南,請訪問VDH官網。#
(本文參考了WRIC ABC 8NEWS的報道)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