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開封市化肥廠俱樂部附近道路近日出現居民集體堵路事件,居民抗議當局擬將東苑夜市遷入該區。現場影片顯示,多名老年人乘坐輪椅,與居民一同在路中央及一側抗議。居民擔心夜市營運後的噪音、車流與垃圾問題將影響生活。
11月4日下午,化肥廠俱樂部外道路短暫受阻。居民以木板、三輪車、塑膠桶臨時設置路障,十多輛車被迫停車。影片顯示,三名老人坐在輪椅上並排停於馬路中央,兩名老人靠在路邊,周圍聚有數十名居民拍攝與交談。警方與城管的車輛停在不遠處,現場氣氛緊張,但未見衝突。
記者在社交媒體聯繫到居民張先生,他對記者說:「我們在這裏住了十多年,這一片的居民以老年人為主,晚上都需要安靜休息。夜市若搬來,噪音、燈光、停車等問題都會造成困擾。」
一位坐輪椅的七旬老人對記者說:「我腿腳不好使,但還是要出來說幾句。我們已經向政府反映過,夜市一開,我晚上如果睡不著,這不是小事。」另一位中年居民表示:「大家不是反對發展,而是希望政府在決定前能徵詢意見。至少要先聽聽居民的聲音。」
據社交媒體帖文顯示,事件發生於11月4日下午,地點位於化肥廠俱樂部附近。居民得知「東苑夜市擬遷入該區」後臨時聚集。一名網民留言說:「晚上施工、凌晨擺攤,生活節奏被打亂。」另一留言指出:「夜經濟是好事,但不能讓居民犧牲安寧。」
截至目前,官方未對夜市搬遷計劃作出公告或環評說明。記者致電開封市城管局與鼓樓區政府,暫未獲回覆。
與開封相鄰的商丘城市規劃學者黃教授接受《大紀元》採訪時說:「夜市是一種公共空間形態,若遷址靠近住宅區,應提前公示,徵詢居民意見,並評估噪音與交通影響。缺乏透明決策,容易激化民怨。」
黃教授指出,地方政府有義務事先徵求居民意見,並對受影響家庭作出合理補償。
廣州南方醫院醫師張寧(化名)對記者說,對老年人而言,噪音影響尤為明顯:「夜間活動量增加,車流密度與噪音都會上升。對老人與病人來說是實質的負擔。」
幾天前,安徽合肥也發生類似情況。10月28日晚間,合肥包河區金隅大觀府小區外聚集數百名居民。居民表示,不滿政府計劃將大型五金市場搬遷至小鎮附近,擔心影響居住環境,遂在社區周邊遊行抗議。居委會報警後,當局出動上百名特警到場驅散聚集的居民。
多名廣州學者指出,地方政府若能建立公示制度,在規劃初期公開位置、營業時間、噪音標準與交通方案,並讓居民參與討論,能有效減少爭議。開封市若推行夜市搬遷,應及時發布正式文件,向居民說明規劃依據、管理措施與應對方案,以消除疑慮,避免街頭抗議再度發生。
對於一周內接連在兩座城市出現群體抗議,北京輿情研究學者趙先生指出,此類民生事件若處理不當,往往會在社交媒體上迅速擴散,形成「政策資訊真空期」與「居民焦慮期」重疊的輿論爆點。他表示:「官方若延遲回應,居民的合理訴求可能被誤讀為群體對抗。」
該學者對記者說:「當下的城市治理,需要的不只是管控與疏導,更要有透明的訊息回應機制。當局若能第一時間說清楚,往往比事後的安撫更具說服力。」
截至發稿,記者檢索開封市政府及鼓樓區政府網站的公告、公示與政務公開欄目,未見與「東苑夜市擬遷入化肥廠俱樂部附近」相關的正式文件或環評公示。現有官方資訊主要涉及夜市整治與常態化管理內容。相關影片與帖文屬民間發布,尚待政府確認與回應。#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