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文鞭影》是一部明清時代學者修編的歷史典故啟蒙讀物。全書將典故按照詩韻分類編排(詳見《龍文鞭影》序言),四字一句,共1030句,每句描述一個或兩個人物的故事。

「龍文」是漢朝西域的一種寶馬,這種良馬看到鞭影就會疾馳,「龍文鞭影」比喻在這本書的指導下,毋需鞭策,學習也會事半功倍,像龍文寶馬一樣一日千里。

【原文】

hán píng tí yè ,yàn jí mèng lán 。

韓屏題葉,燕姞夢蘭。

ㄏㄢˊ ㄆㄧㄥˊ ㄊㄧˊ ㄧㄝˋ,ㄧㄢ ㄐㄧˊ ㄇㄥˋ ㄌㄢˊ 。

韓屏題葉,燕姞夢蘭。

【註釋】

(1)韓屏:唐代宮女韓翠屏,又稱韓翠苹。
(2)題:書寫。
(3)燕姞:春秋時鄭文公小妾,鄭穆公之母。

【語譯】

宮女韓氏在紅葉上寫詩,被盧渥所拾而結良緣;燕姞夢見天使贈蘭,果然生了公子蘭(後來繼位為鄭穆公)。

【人物故事】

韓翠屏

據唐代范攄《雲溪友議》,中書舍人盧渥參加科舉考試那一年,偶然走近流經御苑的溝渠,見到一片紅葉,命僕人取來。葉上題有一首絕句曰:「水流何太急,深宮盡日閒。慇懃謝紅葉,好去到人間。」盧渥把紅葉放進小箱子,有時拿給朋友看。直到唐宣宗裁減宮女,下詔將她們許配給百官小吏。盧渥後來到范陽任官,得配所退宮女(後代小說、雜劇稱其為韓翠屏),一日,妻子看到盧渥箱中的紅葉,驚歎良久,說:「當時偶然題詩隨水漂流,沒想到被郎君收藏在箱中。」對照其筆跡確實吻合,所有人聽聞此事都感到驚訝。這就是「紅葉題詩」的典故。

燕姞

清陳奕禧畫蘭書寄巢寄齋兩詩 卷,真跡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公有領域)
清陳奕禧畫蘭書寄巢寄齋兩詩 卷,真跡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公有領域)

據《左傳‧宣公三年》,鄭文公有個小妾名叫燕姞,夢見天使送給她蘭花,並說:「我是伯鯈(tiaoㄊㄧㄠˊ),是你的祖先,把蘭花當成你的兒子吧,因蘭花之香冠於全國,眾人待他就會像喜愛佩戴蘭花一樣。」不久鄭文公見了燕姞,送她蘭花而與她同寢。離去時,燕姞說:「小妾平庸無才,若僥倖有了孩子,人們會不相信,可否以蘭花為證?」鄭文公說:「好。」之後燕姞生下孩子,取名曰蘭,就是後來的鄭穆公。後來人們以「夢蘭有兆」稱婦女懷孕。

——轉自正見網

看更多 【龍文鞭影】系列#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