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阿壩州馬爾康市「紅旗特大橋」日前轟然坍塌。官方稱因山泥傾瀉導致,但現場工人與專家均質疑建橋選址與勘測不當,橋樑專家竹學葉研判,滑坡從遠處擴散至橋頭,顯示這裏是地質高風險區,暴露出決策失誤與官僚腐敗,「這不是技術問題,而是政治問題」。

「水庫水位上升、山體被泡鬆」 現場工人直擊大橋倒塌

11月11日16時許,四川省阿壩州馬爾康市白灣鄉被譽為「雲中之橋」的紅旗特大橋,在主跨合龍僅十個月後,整座主橋體轟然塌陷,墜入大渡河東源。

據《紅星新聞》等媒體報道,巡查人員於11月10日中午在國道317線紅旗特大橋右岸橋頭段發現裂縫。12日又傳出兩頭國道都堵了,「這皮山馬上要垮了,嘩嘩作響。」

紅旗特大橋是串聯馬爾康、金川、壤塘三地的重要樞紐,全長758米,主跨220米,主墩高172米。這座被視為重塑川西北交通格局的「標誌性工程」,如今卻成了短命的悲劇。

一名在當地水電站施工、負責安裝發電設備的工人目擊大橋倒塌,他向《大紀元》表示:「橋坍塌的原因是水庫水位上升,導致山泥傾瀉,就在橋的另一端和山體連接處山泥傾瀉了,橋就跟著垮了。山體被水浸泡,土層鬆軟。」

這名工人透露,事發前一天(11月10日)中午,巡查人員已發現山體裂縫並提前封路,「否則後果不堪設想,這橋是我們天天必走的路,幸虧提前發現,逃過一劫。」

他說,目前施工區已有八九百名工人被困,「車開不出去,只能等著,停工了。我來這裏兩個月,工資還沒發。」

多名網民指出,阿壩地區山體結構鬆散、砂石黏合度低,「水庫蓄水對山體結構有影響」,也有網民認為「主要是施工時開山破壞了山體結構,不然不會垮塌」。

網傳影片顯示,山體有大量山石傾瀉而下,靠近山體一側的橋墩和橋面發生斷裂垮塌,橋體墜入下方的足木足河中,騰起巨大煙塵。

橋樑專家:山泥傾瀉+水壩蓄水 高危地點不該建橋

美國高級橋樑結構設計工程博士竹學葉在接受《大紀元》採訪時表示:「從有限的圖片和唯一流出的影片來看,事故是先發生山泥傾瀉,然後橋才倒下來。這個順序很重要。」

官方通報稱,橋樑坍塌原因為「山泥傾瀉導致邊坡裂縫」,但民間與專家質疑接踵而來:為何新建僅十個月的橋樑未能預測地質風險?施工與設計是否存在缺陷?背後是否有制度性腐敗問題?

竹學葉研判,從地形可以清楚看出,引橋與主橋之間的小山頭曾發生過滑坡,「那個小山頭明顯是滑坡造成的堆積體,而且坡度非常陡,大約在45到60度之間。」他指出,即使深層基岩相對穩定,但表層數十米範圍內的土層與岩石,會隨著時間風化、雨水沖刷與積水滲透而變得鬆動不穩。

他指出,從畫面觀察,「主橋和引橋連接的部份被扯斷後仍安然無恙,說明主橋結構相對穩定,從這一點看不出是施工或者設計的問題。」

竹學葉強烈質疑當初選址是中共官僚的「政治拍板」。「沒有工程背景的人都能看出,這個小山頭還會滑坡,而他們居然把引橋建在這樣的山坡上,這個方案令人費解。」

當問及是否因低估庫區地質複雜性或是簡化勘測工作造成的。竹學葉解釋,地質勘探是一項專業且耗時、費力又昂貴的工作,「需要鑽很多孔、大量取樣,分析土石的力學特性、山坡的穩定性等,需取得充份數據才能做出決策。」

他強調,結論必須明確證實「山體絕對不可能再滑,或滑坡的可能性極小」,才可以批准建橋。

竹學葉進一步指出,若該山體同時是水壩的攔截體,問題更為嚴重。「因為蓄水會改變山體的含水量與重量,即使沒有發生滑坡,山體本身也可能移位。」

他坦言:「我不了解營建團隊當時做了甚麼樣的地質勘測。從專業角度來說,這是一個高危地點,不應該建橋。任何工程都是安全第一。」

中國工程決策常與專業無關:不是技術而是政治問題

竹學葉強調,中共體制下的工程決策往往與專業無關,而與權力與利益密切相關。他補充,「這不是會不會做的問題,而是要不要做的問題。」

他認為,中國具有全世界最豐富的建橋經驗,設計和施工的技術數一數二。「但施工質量是『人心問題』,不是技術問題。」

竹學葉推測,這宗事故「不是工程問題,多數是政治問題」。

「在中國,很多情況不是工程人員能決定的,而是領導拍板。可能因為經費限制,或是為了政績工程、GDP數據,強行選址在不該建橋的地方。」

他比較國外建這類的橋,橋基會儘量靠近山坡底下,基建才穩固,並削平衝擊橋墩的坡面。「而這座紅旗橋卻貼著山頂過去,橋基不可能打得太深。這種做法像兒戲。」

「或高層腐敗利益輸出」 體制性腐敗的縮影

對於為何這樣的工程選址仍能獲批?竹學葉直言:「這裏面有政治考慮,也可能有利益輸送。這在中國屢見不鮮,是共產黨體制的問題。只要稍微挖一挖,極有可能是高層腐敗利益輸出。」

竹學葉根據錄像判斷,滑坡範圍很大,「從遠處就開始滑,不僅是小山頭」,當地天氣晴朗、煙塵巨大,顯示土層乾燥,並非雨水造成。「為何在這建橋?勘測時看不出滑坡風險?」

他質疑:「是有領導就希望橋從這裏過?或者經過某個地界,甚至涉及誰的地盤?」

紅旗特大橋的坍塌,震驚世界,也暴露出中國基建體系的深層裂痕。竹學葉批評,從地質勘測到施工監理,整個工程鏈條或被中共官僚腐敗污染。「檢測機構領導人可能是上頭的親戚,沒有經驗卻中標,上頭拍板就過關。」

「在中國,工程人員往往沒有發言權,制度腐敗讓好的設計無法落實。」竹學葉強調。

「像三峽水庫、三門峽水庫等大型基建出現問題,都是政治問題,是共產黨腐蝕整個社會造成的問題。」#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