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醫學院及兒童糖尿協會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2023年起開展「賽馬會年輕糖尿支援計劃」,為逾900名糖尿病年青患者,提供連續血糖監測儀(CGM),及糖尿病管理教育,發現他們持續使用CGM的12個月後,嚴重低血糖症風險降低超過60%,併發高血糖風險亦降低超過50%,因酮酸中毒症(一種較嚴重的糖尿病併發症)而住院的比率更大幅下降85%。

據過往研究推算,全港有超過4,000人罹患1型糖尿病,當中30歲以下的約有800人,另確診患上2型糖尿病更估計多達60萬人。1型糖尿病源於人體內胰臟細胞受到破壞,令身體無法製造胰島素,有較高風險引發嚴重低血糖或糖尿病酮酸中毒症,故患者每日要多次注射胰島素。有研究指出,每年每1,000名1型糖尿病青年及兒童,就有35人出現低血糖併發症,若不及時處理可導致昏迷。

現時患者除可每日「篤手指」4至5次檢測血糖外,新型的CGM通過植入皮下感應器持續監測血糖水平。

2023年展開的「賽馬會年輕糖尿支援計劃」,已為逾900名青年提供為年青糖尿病患者提供CGM,當中包括837名1型糖尿病青年。計劃還獲香港糖尿科護士協會支持,向患者提供血糖管理教育服務。

數據顯示,參與計劃前少於三分之一時間使用CGM的青年當中,持續使用CGM的6個月後,平均糖化血色素值(HbA1c)由基準線7.8%降至7.4%;並在持續使用12個月後仍維持於同一水平。

有參與計劃的4歲男童的母親關太分享,過往每天要為兒子「篤手指」8至9次量度血糖水平,兒子感痛苦多次不願意配合,現配戴CGM即可免卻這些煩惱。(中文大學圖片)
有參與計劃的4歲男童的母親關太分享,過往每天要為兒子「篤手指」8至9次量度血糖水平,兒子感痛苦多次不願意配合,現配戴CGM即可免卻這些煩惱。(中文大學圖片)

有參與計劃的4歲男童的母親關太分享,過往每天要為兒子「篤手指」8至9次量度血糖水平,並注射胰島素,兒子感痛苦多次不願意配合,令雙方關係變差。但是使用CGM後就不用「篤手指」,更配合手機程式即時查看血糖水平,醫生可按數據調整胰島素份量。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助理教授及健康經濟學者呂雅文表示,持續使用CGM可大幅降低因嚴重低血糖症及酮酸中毒症的住院風險,醫療成本亦隨之顯著減少,現正分析結果,並將改善血糖控制帶來的潛在益處納入考量,更整全評估使用CGM的成本效益。

中大醫學院表示,現時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已應用CGM及即時調控血糖水平的胰島素泵,為1型糖尿病的標準護理設備,均見有效協助改善血糖水平及減低併發症風險。一部CGM的價格由數百至1,000元,中大醫學院指希望能爭取資助,減輕使用者長期使用CGM的財政壓力。@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