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北卡羅萊納州首府羅利(Raleigh)市長珍妮特‧考威爾(Janet Cowell)周一(11月17日)表示,聯邦移民與海關執法局(ICE)特工已抵達羅利,最快可能從周二(11月18日)開始執法行動。

DHS在北卡州增派大量執法人員 拘捕非法移民

與此同時,美國國土安全部(DHS)於上周六(11月15日)宣布啟動「夏洛特之網行動」(Operation Charlotte’s Web),邊境巡邏隊正在北卡州最大城市夏洛特市進行執法行動。DHS表示,特工周末在夏洛特逮捕了超過130名非法移民。巡邏隊指揮官表示,其中許多人有嚴重的犯罪和非法移民記錄。(參見報道《美聯邦特工打擊夏洛特非法移民 1警員受傷》)

DHS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這次行動的目標是那些湧入北卡州的非法移民罪犯,北卡州的庇護政策導致近1400份拘留令未被執行,這些非法移民罪犯被釋放到北卡州的各個社區。

羅利市長考威爾接受WRAL電視台採訪時說,「我們不知道有多少執法人員在這裏,也不知道他們會待多久。不過,我的感覺是,他們認為這裏有人違法並非法居留,他們可能會前往鎖定的社區,攔截那些人。」

考威爾表示,市府未要求聯邦派遣特工進駐或協助維護治安,也不計劃參與聯邦的行動。她指出,「我們認為羅利警方在地方治安方面已做得很好」,並提到羅利的暴力犯罪量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財產犯罪則下降16%。

考威爾說:「警方會在社區照常巡邏。最重要的是,我們知道有些人可能會感到擔憂或受到威脅,如有需要,他們可以撥打警察電話求助。」

羅利是維克縣(Wake County)的一座城市。該縣警長威利‧羅威(Willie Rowe)表示,維克縣警長辦公室尚未收到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的任何正式通知。警長籲民眾避免與執法人員發生衝突,讓執法單位履行職責。

與此同時,位於羅利和德拉姆兩座城市之間、擁有龐大的南亞裔人口的莫里斯維爾市(Morrisville)的代理市長薩蒂什‧加里梅拉(Satish Garimella)周一在Facebook發布以下指引與警告,供莫里斯維爾及維克縣居民參考:「我們獲悉移民與海關執法局(ICE)明日可能在羅利地區展開行動,持續時間可能長達一天或更久。為防患未然,外出時請務必攜帶身份證件、護照複印件及任何重要的移民文件。建議將正本文件存放於安全處所,並告知可信賴人士以便在需要時可以取用。」

州長:支持驅逐重罪犯 勿以膚色執法盤查

北卡州長喬什‧斯坦(Josh Stein)表示,美國需要「堅固的邊界」並「驅逐任何犯下重大罪行的人」,但他也呼籲,對於「長期居住、依法繳稅且遵守法律的人,應提供合法身份的途徑」。

斯坦表示,「我呼籲聯邦特工應針對暴力犯罪份子,而非在街上散步、上教堂或布置聖誕裝飾的鄰居。請不要因為膚色而對人們採取行動。」

「在夏洛特,我們看到戴著面罩、全副武裝的特工,身穿準軍事制服,駕駛無標誌車輛,根據膚色針對美國公民,進行種族歧視式盤查,隨意在停車場或行人路上帶走民眾。這並未讓我們更安全,反而在製造恐懼並分裂社區。」

「致羅利市民:保持和平,如果發現不當情況,請拍下並通報當地執法部門。讓我們共同維護彼此的安全。」

北卡羅萊納州長喬什‧斯坦(Josh Stein)資料圖片。(Ryan M. Kelly/AFP via Getty Images)
北卡羅萊納州長喬什‧斯坦(Josh Stein)資料圖片。(Ryan M. Kelly/AFP via Getty Images)

北卡州共和黨發言人馬特‧默瑟(Matt Mercer)表示:「特朗普總統向選民承諾,他的政府會將暴力犯罪份子驅逐出境,而他正在兌現。」

他指出,這也凸顯前州長羅伊‧庫珀(Roy Cooper)及民主黨三度否決地方執行ICE扣押令法案的問題。

(本文參考了英文《大紀元時報》和WRAL電視台的報道)#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