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看免費特刊

今年9月份發生的中國演員于朦朧離世事件,在網民不斷深挖和YouTube KOL的持續跟進報道下,挖出的訊息量驚人,也越挖越令人毛骨悚然!有說于朦朧出事不排除是一種「獻祭」,從而令人不禁想到權貴的黑暗操作,已經不是單一的權、錢、潛規則等。愛恩斯坦說過:「所有東西都是能量......(Everything is energy..)。」如果從這個角度看,「獻祭」或是竊取能量等說法並不是虛空的東西。

乾淨世界節目《信不信由你》在近期的一集節目中就討論了大陸近年的古裝劇,發現了一個詭異的共同點。主持人李茗說,近十年來的大陸古裝劇,好像都在講同一個故事:就是一個人為了愛, 為了天下, 為了所謂的命運,最終選擇「獻祭自己」。以下是李茗在節目中的分析:

李茗說,從《花千古》到《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從《香蜜沉沉燼如霜》到《蒼蘭訣》,再到還未播出的《引燈訣》、《獻魚》,幾乎每一部劇都有死亡及救贖的橋段;所有劇目中的獻祭橋段,幾乎都是可以互換的不同演員。令人不禁反問;為甚麼拯救世界一定要以死亡為代價?

從表面上看, 這的確是一種浪漫的神話,讓你虐心落淚。不過,也有人開始懷疑這其實是一種文化洗腦,從小就相信犧牲是高尚,順從是美德的敘事模板。如果從文化心理學角度來觀察的話,就會發現這種敘事,其實是在強化一種順從性的信念。這些劇本情節在告訴大家秩序值得被服從,死亡是崇高的,為愛而死,比活著更神聖。

那麼,這樣的情節為甚麼能一次次擊中觀眾的心呢?因為它吻合了社會文化深處,早就已經種下的一種信念。

犧牲小我成全大我,這句話聽上去無私而又偉大,但是,當它成為唯一的道德標準的時候,人類就再也不敢去思考, 更不敢說不了。

在現實層面中,這類敘事其實反映了一種社會的心理。在長期的集體主義,教育和政治的語境下,人們被訓練去感動於犧牲,而不是去質疑為甚麼必須有人要犧牲?於是, 螢幕上的獻祭就不再只是虛構了,而是一種社會能量的反應了。因為人的意識,本身就是能量,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實際上,這類劇情早就已經超越了娛樂。

在觀眾潛意識中建立無形祭壇

它在觀眾的潛意識中,已經建立起了一座無形的祭壇。觀眾的每一滴眼淚,其實都是一次情感能量的釋放。

那些最讓人淚崩的劇集中情感幾乎是被精確計算到每一秒的,背景音樂的起伏、光線的變化、演員的呼吸節奏、慢鏡頭的剪輯,他們組成了一組「情緒演算法」。觀眾以為自己在觀看劇情,其實是被帶入到一種情感頻率的共振中!

為同一場死亡鼓掌的時候,那種情緒的波動就像是一次宏大的集體祈禱!不同的是, 人們祈禱的並不是光明,而是在無意識中為需要犧牲者的循環體系輸送能量。

有人就說,影視劇只是講故事,但是如果同一個故事被反覆講了10年,就不只是故事了,而是集體意識的一種反射!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 這就被稱為是「情緒引導」(Emotional Priming)了,當你投入到劇情認同角色的時候,大腦的「鏡像神經元」就會讓你感受到他們的痛苦與希望,你流的淚不是因為你經歷了同樣的事情,而是因為你被捲入到了同樣的情感振動中。從靈性的角度來看, 這就是能量的共鳴與交換了。

在現代近一個世紀的歷史中,中國的社會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共產主義集體敘事教育。從為國捐軀到犧牲小我成全大我,從革命英雄到無私奉獻。這種話語體系不斷的在告訴人們,個人是可以被犧牲掉的, 集體目標才是最神聖的。久而久之,人們就習慣了把奉獻和死亡畫上等號。

這種心理模板就被中共巧妙的用影視工業的形式來顯化並藝術化。

古裝劇成延續中共意識形態工具

通過神話進行包裝, 愛情的浪漫化進行包裝,把死亡變成了一種美麗的犧牲,於是,古裝劇就成了中共意識形態延續的工具,只是換了一個更柔軟的外殼。

李茗又提到一些曾讓全國觀眾痛哭的影視場面,比如《山楂樹之戀》、《戰狼》等等,甚至近年的災難片與抗疫劇,無論題材差異多大多小,核心的邏輯卻是驚人的一致:就是個人為集體犧牲,平凡人以死亡來換取生命的意義!這就是「獻祭」的模板,在現代社會的衍生版本了。它不再講仙魔了, 而是講現實,也不再有血祭了, 而是情感祭。

在潛意識層面,就是認同了為秩序而服從的這種邏輯,這就是心理學所說的「象徵性服從機制」。當這樣的信念被反覆播放之後,整個社會的情感頻率就會被鎖定在一個「痛苦—感動—服從」這樣一個循環之中。有人稱這種現象為「情感鍊金術」。

鍊金術師在古代是用金屬來提煉靈魂的。而現代的鍊金師就是用劇情來提煉情感,情感就是新的黃金了,它是可以被販賣、被引導、被收集的。廣告公司懂這個,媒體也懂這個,政治系統就更懂這個了,因為媒體和廣告都是政治系統的一個工具,特別在中國大陸。

一部劇的成功不取決於邏輯的多完美,而在於它能夠引發多少的淚水, 多少的共鳴,多少的「痛並感動著」。這個淚水越多, 能量也就越豐沛,能量越多, 它的系統也就越穩固了。

現代祭壇的形成過程

心理學家Carl Jung認為,一個民族的集體無意識總是通過象徵與故事來顯現出來的。

當犧牲者成為了全民最能共情的形象,就說明整個社會的潛意識已經認同了痛苦是必要的!這種信念結構,就會自動生成一個能量的循環故事製造痛苦, 觀眾釋放能量,系統收割情緒, 再用新的悲劇,激發下一輪痛苦。

從靈性的視角來看,這就是現代祭壇的一個形成過程了。情感是火焰, 螢幕是祭壇,演員就是代言人, 觀眾就是信眾。

控制社會早就不靠武力

有人就會問了,難道連感動都錯了嗎?李茗認為,感動本身並沒有錯,錯的是當感動被利用成為了一種集體麻醉的手段;當你被感動的時候, 你的理性是關閉的,當理性關閉了, 意識就會被編程。

現在,社會的控制早就不靠武力了,而是靠情感邏輯的植入,你被故事教導該哭、該痛、該原諒、該犧牲。直到你忘記去問,為甚麼每一個拯救的故事都要以死亡來結束呢?

從靈性的角度來看, 這就是自願的獻祭了!

她說,人類並不是被強迫交出能量的,而是在感動中自己打開了能量的閥門。那一刻,你說出的不是我反抗,而是我願意!而這就是「靈界契約」成立的瞬間。因為在宇宙的法則裏, 一切能量的交換都必須是建立在同意之上的。

人是有自由意志的

換句話說, 讓你獻祭的人也好, 魔也好,是非常了解這個宇宙法則的:那就是人是有自由意志的;人是可以自由選擇的。當人類自願獻出能量的時候,神族是無法向魔族討還公道的。因為魔這樣作,並沒有違背宇宙的法則,因為你是自願的!

很多網民留言問, 這個世界上到底有沒有神呢?有神為甚麼還會出現如此邪惡的存在呢?
其實神是有的, 一直也都存在,但是你是自願接受魔的誘惑,成為了魔族一員的時候,神只能尊重你的選擇, 神也不能破壞宇宙法則的。

於是, 銀幕上的獻祭就不會結束,而是一個循環,又一個循環不斷的開始。每一次的淚水都是在續簽著契約,每一次劇情的完結,系統又獲得了一次續命。

但是,宇宙自願法則,靈性選擇的法則,是從來不強求的。它只是在等待你看穿了這種情感鍊金術的幻象那一刻,你的精神覺醒的那一刻。

這種犧牲的美學, 到底是誰需要的呢?為甚麼中國大陸的影視工業寧願複製同一個故事,也不願意呈現出真正的精神覺醒呢?是誰在從中獲益呢?是誰在幕後收集這些情感的能量呢?是誰在設計這場感動的陷阱呢?又是誰在故事的盡頭,等待著那一句「我願意」呢?這種集體感動的背後,是否真的隱藏著一條臨界的能量通道呢?

有人說,這是市場的需求,但是如果你深入的看下去,就會發現,更深的層面其實是一種能量的需求。有一個系統需要靠痛苦和犧牲來維繫秩序,所以它就必須持續的去製造新的犧牲,而最方便的方式,就是讓大眾自願的成為情感的供奉者。

如果說宇宙是由能量構成的,陰陽兩氣就是這種先天原始能量的正負顯化。陽,就是宇宙中的正氣,顯化在一定時空就是神佛。陰,就是宇宙中的負氣, 相應顯化的就是妖魔。

這種獻祭的現象通常都會發生在王朝要結束的時候。比如,商朝末年,諸王帝興殘暴的採用生人祭祀來延續恐怖的暴政。但不應該籠統的解讀為是統治階級的殘暴,因為統治階級可以殘暴, 也可以賢德。兩者在歷史上都是有的,那就要看統治階級,供奉的是神明,還是魔鬼了;也就是說,用生人獻祭的能量通道,其實是通向魔鬼的。

中國大陸50後的人基本全都是接受了紅領巾入少先隊儀式的,成為了獻祭的儲備祭品,那些入共青團、入共產黨的就更不用說了。這不是說中國人不好,因為中共政權是承襲了蘇共來的,也就是撒旦教而來的,並非是中國本土的產物。而這個撒旦教的由來,是來自1875年巴伐利亞貴族衛薩普所創立的光明會。共產主義就是光明會的產物,馬克思和列寧都是光明會的成員,也就是撒旦教的成員。

有人說,影視劇不過就是一場夢而已,那麼認真幹甚麼?

不是娛樂是靈魂的集體投射

靈性學者告訴我們,夢境與現實都是意識的顯化,當一種象徵反覆出現在中國人的集體夢境中的時候,那就不只是娛樂了,而是一場靈魂的集體投射。

當億萬人在同一個時間為同一個犧牲者而哭泣,那種情感波動就形成了一個集體情緒場,正是靈性學所講的「能量供養機制」。能量不滅, 只是被有意識的誤導了。這種集體情緒場就像是一種「靈魂契約」了。

當人類相信犧牲才能得救,其實,就是自動的把自己的自由意志交給了一個需要被取悅的權力,而這個權力可以是被告知是天界的所謂的神,其實,神是不需要的,或世俗的秩序或某種不可名狀的系統。

靈性導師們經常說, 能量隨意識而流,這句話其實是在揭示一個深層的法則:當一個文明的主流故事都在講犧牲的時候,那就意味著這個文明的意識已經被鎖定在受害者頻率之中了,而受害者的頻率是最容易被操控的,因為在悲劇中,人們願意相信權威。在痛苦中,人們渴望救助,而救助的名義常常就是控制者的名義。

獻祭劇都有一個共同特徵

這些獻祭劇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犧牲者總是溫柔、純淨、毫無怨言,他們從不質疑命運, 只是安靜的消失。而觀眾的眼淚,就成為了這場儀式的完成印章了。

在能量象徵學中,這種集體的「情感供養」還會導致一種現象;那就是人類的靈魂頻率被拉低了,持續處於悲鳴—依附—等待拯救的狀態,而這種狀態恰好為更高維的能量實體,無論你稱之為「系統」也好, 還是「業力矩陣」也好,就提供了情感的燃料。

換句話說, 影視作品就成了現代文明的「能量採集器」;人看似在欣賞劇情,實則是在為一個感動矩陣輸送能量。

但最微妙的真相是,這套系統能夠存在,不僅僅是黑暗勢力製造了這樣的系統。而是人類願意相信自己必須犧牲,人們沒有去透過現象,看懂本質, 不再去思考了。反之, 這個信念一旦被看破了,所有的獻祭儀式都會失去能量的來源。

所以, 靈性覺醒的第一步,精神覺醒的第一步不是反抗,而是首先要去「識破」它。識破那層溫柔的悲劇、外衣。識破「犧牲即高貴」的幻象,識破命運之名, 其實就是恐懼的偽裝。這也是魔系最害怕的。

這場獻祭循環是如何與權力意識形態乃至整個中共體制的精神結構相互呼應呢?如果獻祭是一場靈魂的交易,那麼簽約的甲方是誰?表面上,這個簽約的甲方是劇中的主角們,他們在演繹為了愛,為了天下, 為了眾生的劇情時,收割了觀眾的能量, 願意以生命作抵押。

但是,在更深的能量層面,這份契約的甲方代表的就是當下的秩序權威,或者是中共集團的無形集體意識。它通過劇情,在告訴人們,順從是高尚的,犧牲是光榮的,就像你舉手宣誓入隊、入團、入黨。久而久之,你便不再質疑是誰制定了這樣的規則。

在靈性學裏, 這種現象被稱為「意識綁定」(Consciousness Binding),它不靠武力, 而是靠故事!一個文明一旦相信死亡能帶來救贖,它就會不斷製造新的犧牲者來維持秩序。

現代權力的演繹

這種能量的結構,並非古老神話的遺留,而是現代權力的演繹。

當政權需要穩定, 它就會強化為「為國犧牲」。當社會需要順從,它就會宣揚「奉獻與忍耐」。當它需要忠誠的時候,它就會塑造「忠義之死」。

這些詞聽上去很美麗,但是它們背後卻隱藏著一條靈魂的交換律:你給出自由,就可以換來安全;你放棄質疑,就可以換取歸屬;你獻出你的意志, 你就可以換得平靜。

在集體的無意識中,這套契約就被嵌入到每個人的心中。

於是,人們在生活中也會重複隱世的模式:願意為「制度」犧牲, 為「面子」忍受,為「家庭」壓抑,為「秩序」沉默。這正是控制最隱蔽的形式,讓人們以為自己是在「成全」, 實則是在「服從」。就像是靈界的舊契約一樣,它不會強迫你簽字的,它只會在你最感動的時候,讓你說出那句:「我願意!」

靈性學者就稱這種機制為「悲憫陷阱」;它利用了人類的善意來維繫舊能量系統,當一個社會長期沉浸在悲劇暨崇高的敘事裏,人們就會在無意中持續為恐懼提供能量。於是, 那些掌控敘事的人, 那些權力階層不需要強制你,他們只要講一個感人的故事,大眾便會自願的將能量獻上。這便是靈性層面的統治之術。

但是,精神覺醒者看見的則是另一個畫面。由於一切控制的力量都是建立在人類願意被控制的前提下,所以當你停止相信犧牲是唯一出路的時候,靈魂的契約就開始崩解了。

覺醒不是拒絕愛,而是拒絕假愛,不是拒絕秩序,而是拒絕恐懼,不是反叛,而是從服從的幻想中醒來。

無論是在政治文化,還是靈性層面,舊的契約正在瓦解,新的意識正在甦醒。于朦朧被害的過程中,就是這個節點的真實寫照了。

真正的自由在於覺知

真正的自由並不在反抗之中, 而是在於覺知,覺知自己再也不需要任何祭壇了。

于朦朧的「三退」(退出中共黨、團、隊組織)也是陰陽兩界最典型的精神覺醒案例了。而在這個關鍵的臨界點上,其實每個人都必須回答一個問題:我是繼續被獻祭的故事感動呢?還是開始書寫屬於我自己的故事呢?如何才能被獻祭的下蠱中,重新獲得靈魂的自由呢?

而當越來越多的人明白了,我們不再需要恐懼,不再需要獻祭。這個世界的能量頻率也會開始轉變,悲劇的循環將會被打破,所謂犧牲的美學就會讓位於覺知的美學。人類將會從被動的供奉者重新成為光明的創造者。

所以,當下一次你看到螢幕上的主角又為愛燃燒,為義而死的時候,你不必拒絕感動,也不必拒絕流淚。你只需要分清哪些是魔系,讓你獻祭的蠱惑敘事,哪些是真善?比如,就像耶穌那樣為眾生誠服貢業。因為真正的愛並不需要死亡來證明。

對神的信念,神是不需要你用獻祭來證明的,因為善是宇宙的特性。如果好人沒有好報,這世上的人,為何還要做好人呢?面對邪惡能堅守善,用堅強的意志抵抗暴力,那就是正能量, 是高頻顫動,就能感動人。

當你能分清這一切的時候, 你就知道了,你並不需要取悅任何神。真正的自由是靈魂,自己回到光明之中。@

特刊版面延伸閱讀:



P2: 
https://www.epochtimes.com/b5/25/11/4/n14629437.htm

P3:

https://hk.epochtimes.com/news/2025-11-24/21383084

https://www.ntdtv.com/b5/2025/11/02/a104034938.html

P4、5:

https://hk.epochtimes.com/news/2025-11-24/63230147

P6:

https://hk.epochtimes.com/news/2025-11-24/88277615

https://hk.epochtimes.com/news/2025-11-24/25418646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