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成本的快速上升,加上市場需求縮小的雙面夾擊,令製造業面臨空前危機。近日官媒對浙江一家外貿代工服裝廠進行成本調查,得出驚人結論:一件出口西服扣除成本之後的利潤竟然為零。有學者稱,政府濫發鈔票,造成企業生產成本急速上揚。

據央視財經報道,去年年底,在浙江諸暨市的楓橋鎮又有9家企業停產關門,其中,7家都是紡織服裝廠。

對於企業倒閉的原因,當地一家服裝廠的老闆表示,主要是成本的快速上漲:由於現在勞動力工資的提高,福利的提高,原材料價格的提高,再加上各種稅費費用的提高,企業在國外出口的競爭就削弱了,國外有好多訂單就不到廠商這裏了。

據統計,目前,整個諸暨市的紡織服裝企業,則從最多時候的650多家減少到現在的200~300家。

諸暨市經信局一位官員也表示,在成本上升,銷售價格沒上升的倒逼之下,企業的利潤非常小,甚至虧損,所以,一部份服裝企業只能停產,或者是轉移到其它成本比較低的地區去,或者選擇破產。

一家外貿代工服裝企業的老闆給記者算了一筆成本帳:從前加工一件男士西服,可以掙到30到40塊錢,而現在只能保本。

例如,一件普通毛料西服,在英國市場零售價為150歐元,折合人民幣約1,120元。但是,每件西服的代工出口價格只有470元,並且,這個價格十年來一直沒有變動。

可是,在這470元的成本中,幾乎所有的費用都在漲價——紐扣等輔料、包裝、物流等花銷由原來的30元上升到現在的60元(佔比13%);勞動力成本支出由原來的20元上升到現在的5、60元(佔比13%);水電氣等能源支出由原來的2、3元上升到現在的10元(佔比2%);土地相關費用支出由原來的3元上升到現在的10元(佔比2%左右)。

此外,加上毛料主料要花300元(佔比64%),增值稅及附加25.85元(佔比5.5%),機器設備折舊及維修保養支出5元(佔比1%),以及貸款融資成本,生產企業已經完全沒有任何利潤。

對於上述現象,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商學院教授謝田分析,根本原因是政府連續多年的濫發鈔票,導致通貨膨脹、物價上漲、貨幣貶值,從而造成企業生產成本急速上揚。◇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