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接受媒體專訪時透露,當局仍在草擬有關取消強積金(MPF)對沖的條例,他同時提倡下屆政府研究強積金如何配合公共年金,包括是否將強積金自動或強制轉為年金。對此,天主教勞工事務委員會政策研究幹事羅佩珊表示,基層退休後得到的強積金有限,若當局強制買年金,對他們生活無補於事,解決不到退休保障問題。民主黨就批判羅致光的建議是將打工仔血汗錢變成所謂退休福利,質疑是「打劫市民荷包」。

據《星島日報》昨日(28日)報道,羅致光表示最快於明年1月向立法會提交取消強積金對沖的條例草案。他指,有關草案要修改多條法例,更涉及商界與勞工層面的利益差異,預期通過草案的過程不會「順風順水」。不過他又認為,若明年本港經濟回升,有助增加通過草案的機會。

羅致光又稱,政府會研究加強公共年金與強積金配合,包括研究強制退休人士將強積金轉成年金、或將強積金自動轉成年金,若退休者不願意可自行提取;再者是維持現狀,用不同方法鼓勵更多人購買年金。

公共年金制度已推出3年,但截止今年8月,年金計畫的保費總額只有約89億元,低於3年前的100億發行限額。

羅致光說,隨著退休人口增加,若有關人士不將退休金演化成穩定的收入,或會造成人不願消費的現象,經濟會因此收縮。不過他坦言,本屆政府無法進行有關年金的研究工作,取消強積金對沖的修例工作亦不會預留與年金掛鈎的伏筆,認為有關工作要待下屆政府着手研究。

勞工團體:強制轉年金對基層生活無補於事

天主教勞工事務委員會政策研究幹事羅佩珊對《立場新聞》表示,基層退休後得到的強積金供款有限,若曾遭遣散,金額就更少。如果當局強制他們買年金,因本金的金額已很低,其實對基層的生活無補於事,解決不到退休保障的問題。

羅佩珊又指,殘疾人士、婦女、兼職員工等未必有強積金供款,他們或未能受惠於強積金轉化年金的方案。她強調,政府應優先處理解決強積金對沖的問題,其後才研究讓市民自行選擇是否購買年金。另外,她亦建議當局探討全民退休保障,讓基層市民有基本收入保障。

積金局非執行董事、勞聯主席林振昇對《香港01》表示,強制強積金轉為年金必定引來社會爭議。他解釋,在現時的強制金計劃下,每個打工仔的退休計劃不同,他們年滿65歲後可以選擇一筆過或分期提取權益。他又指,部份分基層的強積金金額較少,轉去年金等於變相再減少一筆錢。

另外,他亦提到坊間已有不同的退休保障投資計劃,認為政府應提供更全面的資訊,讓市民按自己所需及早準備。

民主黨質疑羅致光「打劫市民荷包」 

民主黨在昨日(28日)對此作出回應,批判羅致光建議將強積金強制轉為年金是將「打工仔血汗錢變成所謂退休福利」,質疑是「打劫市民荷包」。

民主黨勞工及福利政策發言人冼卓嵐表示,現時強積金平均結餘為約26萬港元,若一名65歲男士將所有金額轉為年金,預計每月只獲發放1,508元,僅比生果金多出33元。他質疑,每月僅有約1,500元作為收入,以現今香港的物價水平,這能對退休人士有多少「保障」?

冼卓嵐指,不少打工仔女視自己的強積金為血汗錢,擔心退休後年老多病,強積金正正就是退休人士的應急錢,特別是用於可能面對的醫療開支。若然政府計劃強制將強積金轉為年金,以每月發放形式作為所謂退休保障,定必影響基層勞工。

他認為,現時香港公共醫療系統長期超負荷,有不幸患病的退休人士為免延誤治療或儘快減輕痛楚,或會考慮轉往私家醫院診治,但費用會比公營醫院至少高幾倍。若政府將強積金強制轉為年金,退休人士醫療需求將不再分流到私家醫院,很大機會令公共醫療系統超負荷情況進一步惡化。他促請羅致光加快處理取消強積金對沖遣散費,「而非『打劫市民荷包』,將強積金強制轉為年金」。◇

------------------

【噤聲時代,更需要真相】

一起守住心中最後的光:https://bit.ly/3t45Qni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