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性以來,對電影片長的認知,也是九十分鐘。上戲院的,才叫電影。戲院早場翻播舊片,戲票特價,之後上首輪正場,十二點半,兩點半,五點半,七點半,九點半,有時上埋四點特別場,十一點半午夜場,片長九十分鐘的話,時間剛剛好,場次與場次之間,有時間讓觀眾入場散場,還有空檔給工作人員清潔。所以,院商多會要求片商,把片長控制在九十分鐘左右。

那時,多看港產片,少看外語片,自然不認識原來《教父》也是電影,片長接近三小時;《教父續集》也是電影,片長三小時有多。港產片,似《跛豪》,拍到兩小時廿幾分鐘,絕無僅有。慢慢,西片反過來漸成主流,戲院只好自行調節,加上大型戲院紛紛改建成迷你戲院,總不可能同一時間十個螢幕齊齊開場。於是,開場時間,跟票價一樣,越來越靈活,從前那種約女朋友睇場九點半之類的說法,慢慢變成歷史。

九十分鐘的港產片,還有,我懷疑跟製作資源多寡關係更大。九十分鐘的荷李活猛片,絕無僅有了。像《雷神奇俠4:愛與雷霆》宣佈片長兩小時,已有人奇怪為何短得可憐。我有個非科學化的心得,凡是九十分鐘左右的荷李活猛片,多數有伏,例如2015年版本的《神奇4俠》,連埋長長的工作人員名單片段,只有一小時四十分鐘,果然劣評如潮。前一代的《神奇4俠》,在2007年推出續集,甚至只有一小時三十分鐘左右,差到直接讓系列中斷。我是導演,死也死出兩小時才會交貨,好像電影夠長,才夠豐富,才有料到。結果,連《侏羅紀公園:統治霸權》也要拍到接近兩個半鐘。浪費了觀眾們很多時間。

潮流是一個循環。九十分鐘電影正式回歸。首先,今時今日,不單上戲院的,才叫電影,直接上串流平台的,也是電影。你部手機,你部平板電腦,你部電視,才像戲院。上戲院,你要購票,換衫,搭車,像個儀式;開電視,你只要按一下遙控。期待已久一齣心頭好,固然也像儀式;更多時候,是臨睡前無所事事,想隨便找套電影出來消磨一下時間。兩小時?太長,怕看不完便入睡。看一集電視劇?又不想心掛掛繼續追看下去。九十分鐘最合適。有串流平台甚至提供專區,專門結集只有九十分鐘片長的電影,像賣點。

夠短得來,最好,還要夠不好看。像Netflix,最近,推出片長一小時三十二分鐘的《終極攔截戰》,口碑差到不得了,但全球觀看時間轉眼超過五千萬小時,在無數國家登上點擊榜榜首,連導演也不明所以。其實很合理:好看的電影,要聚精會神一氣呵成欣賞,有違消閒本意。一路看《終極攔截戰》,可以一路煮杯麵,一路篤手機,一路做家務,也不礙事,才不致構成任何損失。跟電視台婆媽劇樣樣事也畫公仔畫出腸,有異曲同工之妙。

連金像級大導演也很明白新玩法,拍過《盜海豪情》系列的史提芬蘇德堡,新作《語音Kimi》,編劇是寫過《侏羅紀公園》、《職業特工隊》的大牌David Koepp,作品放在HBO的串流平台首播,片長是八十九分鐘,濃縮到九十分鐘也不夠。我不敢說劣幣驅逐良幣,我只敢說,現代人的生活節奏,實在急促到連集中精神九十分鐘也很困難。◇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