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舌大狀》衝破一億票房,想起很多舊事。

在我的記憶之中,第一套港產片票房冠軍,是1982年的《最佳拍檔》。當然知道《最佳拍檔》之前,也有港產片票房冠軍,例如李小龍,或許冠文。未出世,沒有感覺呀。

《最佳拍檔》收接近2,700萬,像打開一道缺口,3年後的《福星高照》,過3千萬。不過,對於很多觀眾包括我來說,1986年的《英雄本色》,3,400萬,意義更加重大。《英雄本色》之前,香港的超級賣座片,很簡單,不是打餐死,便是笑到飽。

《最佳拍檔》把007本地化處理,又打又笑,《福星高照》按照類似模式,再加上真功夫,帶來突破。《英雄本色》卻是來自另一個宇宙:講述男人之間的情誼、悲哀,配合周潤發獨一無二的魅力,竟然可以在非賀歲片檔期登上史上第一。

那一年,我8歲,在旺角金聲,第一次明白電影不只跟住阿爸阿媽食燒魷魚笑完一輪再食宵夜,電影原來可以讓觀眾散場之後引起好多反思。

周潤發一舉由票房毒藥變成票房仙丹,連1988年的賀歲片《八星報喜》也可以打破成龍《龍兄虎弟》的紀錄。拿製作成本比較的話,似阿仙奴打贏曼城。不過,周潤發的下一個高潮,不可能不是《賭神》(1989年),而《賭神》直接引發出下一年的《賭聖》。

《賭聖》收過4千萬,之後幾年,盡是周星馳天下,《逃學威龍》、《審死官》不斷打破自己保持的票房紀錄。再過多幾年,成龍推出《紅蕃區》、《簡單任務》,才收回失地。問題是那時已經有篤數說法,票房數字的可信性惹人質疑。而且,西片打倒港產片的趨勢,湧現了。

轉捩點是1993年的《侏羅紀公園》(Jurassic Park),一舉突破6千萬票房。在此之前,西片在香港的票房再高,也甚少擊敗土炮。例如,史泰龍的《第一滴血續集》(Rambo: First Blood Part II),收2,400萬,個個細路也紮住紅色頭帶出街,但同年撞正《福星高照》;《人鬼情未了》(Ghost),愛情片,收3,400萬,也不敵《賭聖》。史匹堡的恐龍,能人所不能。

到1997年的《鐵達尼號》(Titanic),既有《人鬼情未了》式感人,也有《侏羅紀公園》式特技,埋單收1億1千萬有多,港產片無力還手。到2001年,周星馳嘔心瀝血的《少林足球》,收6千萬,打破了港產片票房紀錄,但外敵是《哈利波特》,是《魔戒》,是《蜘蛛俠》,是《蝙蝠俠》,港產片陷入低谷。

2009年的《阿凡達》(Avatar),將3D效果發揮到淋漓盡致,戲票售價再昂貴,也超值,埋單收到接近1億8千萬。往後,更加強弱懸殊,《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Avengers:Endgame),創下了2億2千萬的高峰。

2016年,香港才勉強出到一套《寒戰II》,收6,600萬,打破港產片票房紀錄,也不敵同年南韓出品《屍殺列車》,根本四面楚歌。神奇在疫情過後,香港人支持自己友的熱情,大爆發,《明日戰記》收8,100萬,《飯戲攻心》收7,700萬,再到《毒舌大狀》過億。

是潮流不斷轉變,大家總有一天看厭荷里活?還是只不過受惠於一剎那的激情,過後必會打回原形?

《英雄本色》的周潤發,31歲;《毒舌大狀》的黃子華,62歲。演技層面上,香港不乏新血;在叫座能力上,有沒有辦法出到古天樂、劉青雲、郭富城的接班人?更是當務之急。◇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