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屆林鄭月娥政府推行航班「熔斷機制」,導致抵港航班大減,備受市民、專家、商界一致抨擊。李家超政府今日(7日)宣布,由即日起暫緩個別航線熔斷機制,直至另行通告,直指機制對阻止輸入個案的效益不大,相反大量乘客必然會因航線熔斷而被打亂來港行程,衍生的社會成本相當高,故當局經初步檢視數據和科學分析後,認為持續加強抵港人士進行更頻密的核酸檢測會更有效阻斷輸入個案,將增加在抵港第3天進行一次核酸檢測。

政府聲明指,在第五波餘波反彈期間,本港整體個案數字由6月中起達至四位數字,每日新增個案由1,000多宗至2,000多宗,並持續呈上升趨勢。不過,同期從海外地區抵港人士的確診比率,僅是徘徊在1%至3%之間,即每日錄得的輸入個案僅數十宗至少於200宗,共佔本港整體個案數目不足10%。

政府特別強調,超過一半輸入個案均可通過在機場以核酸檢測實施「檢測待行」發現,其後在檢疫期進行檢測,包括第5天於指定檢疫酒店進行的核酸檢測,亦可揪出絕大多數輸入個案,令引發社區感染的風險相對輕微。

因此,政府決定增加抵港人士核酸檢測次數,繼早前重新引入在抵港第9天檢疫期後強制檢測要求,當局明日(8日)起要求抵港人士於指定檢疫酒店檢疫時,第3天進行一次核酸檢測。換句話說,抵港人士於指定檢疫酒店檢疫的第3天、第5天,以及完成酒店檢疫後的第9天、第12天,須要接受共4次核酸檢測。

針對航班熔斷機制,政府表明機制定立原意是避免在短時間內,從個別高風險地區輸入大量個案,然而,大量乘客必然會因航線熔斷而被打斷來港行程,在機位和指定檢疫酒店均供應緊張的時候,「衍生的社會成本相當高。」政府解釋,以航線熔斷5天為例,受影響的來港人士數以千計,他們隨後重新預訂指定檢疫酒店亦可能會遇上困難,坦言7、8月份向來都是海外港人,尤其是負笈海外的莘莘學子回港的高峰期,「熔斷機制造成的社會成本相當大,亦為這些留學生及家庭帶來不必要的困擾。」

政府因應數據分析顯示,透過機場「檢測待行」及指定檢疫酒店進行的核酸檢測,已能發現絕大部份輸入個案,而且輸入個案所帶來的風險,在嚴謹外防措施下,亦對本地疫情影響相對較低,「相比之下,繼續實施熔斷機制對阻止輸入個案的效益不大。」當局考慮到按成本效益採取精準抗疫措施的大原則,決定由即日起,暫緩個別航線熔斷機制,直至另行公告,目前正按機制停飛的航班亦可以恢復重新起飛。

前特首林鄭月娥任內推航班熔斷機制,只要在同一抵港航班上發現若干確診人士,該航線將會被禁止著陸一段時間。她曾於去年11月第五波疫情前宣稱,「熔斷機制乃通關安排的核心問題」,惟及至她卸任,即使熔斷機制仍然生效,仍然未能達致恢復通關,卻令抵港航班大幅減少,影響嚴重,備受市民、專家、商界一致抨擊。

立法會議員江玉歡近日不斷去信政府,反映不少外地港人深受熔斷機制及檢疫措施等影響被逼滯留外地,包括在英國升學的學生及美國夫婦等,形容他們像「著不到陸地的風箏」,可惜政府未有回應,「置若罔聞」。

專家方面,香港大學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則認為,現時本港走向整體復常方向,航班熔斷機制實際預防作用很小,扮演角色功效不大。他援引商界看法稱,假如港府繼續採取嚴厲熔斷機制,只會「贏粒糖,輸間廠」。政府專家顧問、中文大學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同樣指,若全球仍流行Omicron變種病毒,輸入個案引致本港社區爆發風險不高,認為「熔斷機制」已無太大作用,應該取消。

商界方面,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艾西亞(Alicia Garcia Herrero)曾經批評,本港實施嚴格航班禁令,令客運量徘徊在疫情前水平大約2%,本港航空業表現是亞洲最差地區之一。中小型企業聯合會永遠榮譽主席劉達邦更批評,即使本港早前曾經放寬熔斷機制,仍然過於嚴格,建議直接取消檢疫措施,令香港與國際通關。@

------------------
請訂閱新官方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XxPrsd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