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腹痛、腹脹、便秘、口臭、消化不良等症狀嗎?如果是經常出現,一定要特別注意,這些症狀不但有可能反映腸道問題,還可能是心臟病的徵兆。

腸道菌與心臟病的關聯

長期出現腸胃道問題,通常是腸道菌群失調的表現。研究人員對腸道菌進行長期深入的研究發現,腸道菌相失調與機體多個系統都有複雜的聯繫。

2021年8月發表於《科學》上的一項研究顯示,當腸道菌相的平衡被打破,體內將會產生一種導致心臟病的代謝物。

由此研究結果可得知,腸道菌相失調並非小事,而是與心臟病的發病密切相關。

一般人對於腸道菌相、心臟病這2個名詞都非常熟悉,但是「腸-心軸」這個名詞,可能會比較陌生。其實「腸-心軸」並不是真實的軸,而是腸道和心臟之間的串擾,也稱為「腸道-心臟軸」,強調腸道和心臟功能之間的相互聯繫。

然而,為甚麼腸道不好會引發心臟病?有沒有甚麼方法可以預防?美國哈佛醫學院醫學教授喬安.曼森(Dr.JoAnn Manson)說,腸道中的微生物和身體的多數系統之間,存在著複雜的相互作用,包括血管、神經、內分泌和免疫系統,這些相互作用與心血管健康高度相關,所以心臟衰竭、動脈粥樣硬化都可能與腸道不佳有相關。

誘發心臟病的物質是甚麼?

究竟是甚麼物質誘發心臟病?當談到腸道和心臟病之間的聯繫時,就要說一說三甲胺。2019年,以色列希伯來大學研究團隊發現,在正常情況下,腸道菌會通過改善脂質代謝來防止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和進展。

不過,在短期或長期食用高脂肪飲食後,腸道微生物群會將膽鹼和左旋肉鹼(這兩種物質在紅肉中很常見)代謝為三甲胺(TMA),隨後在肝臟中變成氧化三甲胺(TMAO),這種物質與動脈粥樣硬化和嚴重心血管疾病的形成密切相關。

2017年《美國心臟協會雜誌》上的一項研究,共彙總19項研究的結果,與TMAO水平最低的人相比,TMAO水平最高的人出現嚴重心血管問題的可能性高達62%,而且高TMAO水平也與較高的死亡率有關。

研究還發現,TMAO 每增加 10-μmol/L,會造成患者全因死亡的相對風險增加7.6%。

此外,腸道炎症也是不可忽略的影響因素。日常生活中,睡眠不足、暴飲暴食、物理創傷、腸道感染、食物中毒等,都可能導致某種程度的腸道炎症。

研究人員也發現,腸道炎症程度越嚴重,心臟病風險和動脈粥樣硬化風險就越高。腸道菌相在腸道屏障的調節和功能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旦腸道菌相紊亂,可能造成腸道屏障的破壞,從而導致心血管疾病。

也就是說,腸道微生物與全身激素存在著複雜的相互作用,是未來心血管疾病發展的重要危險因素。

兩個方法有效預防心臟病

在此提出2個方法,不但能改善腸道菌相,還能有效預防心臟病。 

①少吃乳製品和肉類

比較少吃肉製品者和純素食者,體內的TMAO很少,所以要降低TMAO水平,就要儘量減少攝取全脂牛奶、蛋黃、牛油、乳酪、忌廉、紅肉(牛肉、豬肉、羊肉),以及含有膽鹼、磷膽鹼(卵磷脂)、左旋肉鹼的營養補充劑和能量飲料。

②多吃高纖維的食物

一般來說,膳食纖維是指能抵抗消化作用的多種植物物質,因為膳食纖維既不會被胃腸道消化吸收,也不會產生能量,所以一度被認為是「非營養品」,長期以來一直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

然而,隨著營養學和相關科學的深入研究,人們逐漸發現膳食纖維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理作用,例如:膳食纖維有吸水和膨脹作用,還能增加飽足感,延長胃排空的時間。

近年來,研究人員還發現腸道菌可以發酵某些纖維,產生短鏈脂肪酸(SCFA),這對於腸道穩態、降低腸道炎症很重要,在預防心血管疾病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短鏈脂肪酸有助於降低大腸癌的風險、減輕消化系統症狀、維持標準體重、控制血糖和強化其它有益身體的效用,進而促進身體健康。

但是隨著飲食越來越精緻,膳食纖維攝取不足已成為需要重視的問題。因此建議在日常生活中,多攝取一些高纖維的食物,例如:豆類、青豆、牛油果、蘋果、燕麥、柑橘類水果等,不但能維護腸道健康,也能降低心臟疾病的發生率。◇

圖/Shutterstock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