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上月29日發表網誌指出,疫情3年來,政府花費6,000多億元用於防疫抗疫及支援措施,財政收入亦減少,令2020/21年度出現歷來最高2千多億元財政赤字,本年度赤字預計也將達1千多億。資料顯示,香港疫情3年花費6,000億港元抗疫,比整個廣東省高出逾3倍。

有評論員認為,花費比廣東高出逾3倍是預料之內。香港防疫的材料,很多被大陸供應商壟斷,同樣的東西香港給的價格是大陸的8倍、10倍,可以說是「輸血給大陸」。香港在1997年後,同中共的任何經濟相關的合作,沒有一樣是公平的。

亦有金融學者分析,香港防疫費用大,是因為國際化程度高;在疫苗、醫療設備上,香港都是進口。兩地進行各種包括通關、通商,一體化發展的時候,香港資源被大陸所吸取,大陸成為香港的一個「吸血鬼」。

香港三年防疫開支是廣東省三倍

陳茂波上月29日發表網誌指出,過去幾年的經濟受疫情困擾,來自各項稅款及政府收費的財政收入都有減少,3年來防疫抗疫及支援措施涉及財政支出共6,000多億元,這兩項因素令2020/21年度出現歷來最高、多達2,000多億元財政赤字。2022/23年度赤字預計也將達1,000多億。

資料顯示,廣東省財政廳本月中向省人大提交審議的預算報告,在疫情防控開支上,3年來累計投入超過1,467億元人民幣(約1,703億港元);去年全省一共用了約711億人民幣(約825億港元);今年廣東衛生健康預算會用2,096億元人民幣(約2,433億港元)。

政府資料顯示,香港政府在疫情這3年推出多項紓困措施,包括多輪防疫抗疫基金、消費券、寬減公共費用等措施。

2022年2月港府的抗疫開支已達4,252億元。2022年2月政府推出第6輪270億元防疫抗疫基金措施,另外最高預算的2022「保就業計劃」達到430億元。 

不少市民認為政府花巨額抗疫,自己卻未能真正得到幫助。網絡上有評論說,如果將6,000億分配予約741萬人口的全港市民,每人可分到約8萬港元。

高價買大陸材料 等同「輸血給大陸」

政治評論員潘東凱接受YouTube節目《珍言真語》採訪時表示,香港嚴厲的防疫政策影響經濟。外地來香港的人變少,香港本身創造的財富本來就不多,政府浪費了很多錢防疫,卻並沒有降低疫情的嚴重性,勞民傷財,所以香港入不敷支。

潘東凱表示,香港從1841年開埠以來,現在是最困難的時期,這是政權導向的。一般民眾賺不到錢,政府的稅收就好有限制。

他指出:「從林鄭(月娥)到現在的李家超,政府使錢,好像倒水一樣,好像簡約公屋卻有豪宅的價錢,時效不大,幫助解決住屋問題並不划算。」

他認為,陳茂波本次公布的數據好難計算,但3倍於廣東是預料之內的。香港防疫的材料,包括口罩防護衣,很多材料都是大陸供應商壟斷的。「同樣的東西,好像東江水,廣東附近地區也用東江水,但是香港給的價錢價格是大陸用戶的8倍、10倍。」

他說,這種價格可以說是「輸血給大陸」。大陸有很多不同利益集團,香港政府有內部建制派利益集團「分豬肉」。「從安心出行,到文具每一個環節,都有人收錢的。」

他質問「香港在1997年以後同中共的任何經濟相關的合作,沒有一樣是公平的,全部是搶我們的錢,中共的做法不改變,我們香港怎麼復甦呢?」

香港防疫費用大 因國際化程度高 大陸成「吸血鬼」

金融學者司令對自由亞洲電台分析表示,香港防疫費用大,是因為國際化程度高,例如在疫苗、醫療設備上,香港都是進口,且質量及數量都比國內高,而廣東省只能用價格較低的國產疫苗。

司令認為,事件側面反映香港公共衛生政策制訂的透明度,以及經濟自由度都大不如前。以前香港立法會,特別是在1997年剛主權移交的幾年,公共財政高度透明化,公共財政預算報告會經過很多讀、審理,議員能充份討論,民眾高度知情。

但現在港府在行事風格、政策制訂上,好像越來越接近大陸政府,行事獨斷專行,缺乏公眾的醞釀和溝通。 

外界有評論質疑,香港政府財政「大出血」的一個原因是資金流向大陸。司令指,大陸香港兩地進行各種包括通關、通商,一體化發展的時候,香港的資源只能被大陸所吸取,大陸成為香港的一個「吸血鬼」。

有隱性的大量資金流向大陸,持有大陸身份的人到香港,能享受很多醫療資源。◇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