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互聯網品牌的進入,中國彩電行業競爭變得更加激烈,在價格戰越演越烈的情況下,今年上半年,彩電市場陷入量增額降的怪圈。
奧維雲網近日發佈報告顯示,2016年上半年,中國彩電市場零售量2,351萬台,同比增長6.9%;零售額710億元,同比下降4%。
上半年彩電市場的品牌競爭趨向白熱化。資料顯示,上半年國內傳統品牌的市場零售份額為75%,較去年下降3.8個百分點;互聯網品牌的市場零售份額為16%,較去年上升7.9個百分點;外資品牌市場零售份額為9%,較去年下降4.1個百分點。
業內人士表示,價格戰是互聯網品牌的主要競爭手段,目前用戶仍對價格敏感,不過在內容軟件應用、體驗和銷售上,傳統彩電企業仍有比較大的優勢。
據奧維雲網調查報告,去年新進入的彩電品牌有9家,今年預計有4家以上加入。酷開董事長王志國曾表示,無論是傳統巨頭還是新玩家,分化效應都在加劇,行業正加速洗牌。
海信電商部門負責人稱,目前雖沒有電視品牌倒下,可很多品牌都處於很艱難的境地,今年可能會有互聯網品牌倒閉,而明年會更多。
分析人士表示,互聯網品牌最大的問題是同質化太嚴重,缺乏創新。在內容上大多嚴重依賴BAT,均和愛奇藝、騰訊、優酷、土豆進行合作;在生產上都是代工,硬體領域沒有核心技術,幾乎所有互聯網品牌的售後服務都外包。該分析人士稱,互聯網品牌的出貨量越來越高,但低價對整體彩電市場造成傷害。隨著虧損加劇,未來幾年互聯網品牌會進一步洗牌,將剩下3至5家公司。◇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