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樓價不斷破頂,小市民生活日見維艱。有關注團體公佈,最新劏房租金指數為443,較去年上升7.7%;劏房戶的平均租金與收入比例為41%,較去年上升4.8%。
「全港關注劏房平台」今年5至6月訪問66個觀塘、土瓜灣、葵青及荃灣的劏房戶,計算單位分間後的總租金與應課差餉租值的差距,得出今年租金指數是443,較去年上升7.7%,亦是近5年來最高。
團體還發現人均居住面積只有58.2平方呎,受訪者平均每100元收入中有41元用作交租,是調查自2016年進行以來最高。
葵涌劏房戶何女士與8歲兒子及丈夫,每月以4,000多元租住葵涌一個60至70呎劏房單位,租金佔全家入息的三分之一。因唯一的窗口正對天井,「怕有蟲鼠入屋」,故不會開窗。申請公屋達5年仍未有回音,何女士也不敢胡亂搬屋,擔心「愈搬愈貴」。
團體建議政府訂立租務管制,房協的未補價資助出售房屋出租計劃亦應規定租金標準,並訂立7平方米最低人均居住面積,及安排非政府機構作中介配對業主及租戶。
另外,社區組織協會3月至5月訪問51個過渡性房屋住戶,發現人均居住面積由入住前平均42.9平方呎,增加逾一倍至87平方呎,平均租金亦減少近一半,由平均月租4,000元減半約2,000元。社協建議政府增加過渡性房屋供應,並納入長遠房屋策略,解決基層住屋需求。◇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