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明了一種將心臟可再生細胞和不可再生細胞區分開的技術,為受損心臟再生療法鋪上一塊關鍵的奠基石。

在過去幾十年裏,科學家一直遺憾於心臟肌肉無法像皮膚或骨骼一樣具有再生和自我修復的功能,但是2015年美國范安德爾研究所(Van Andel Institute)喬文(Stefan Jovinge)引領的研究組發現,心臟的部份細胞也有再生功能。這份當時發表在醫療界頂級期刊《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上的發現,被評價為「2015年最引人關注的發展」。

最近,該研究團隊再獲突破,通過結合分子信標技術和螢光激活細胞篩選技術,終於將心臟組織中可分裂和不可分裂的細胞區分開,為進一步了解心肌再生潛力機制,以及最終開發用於心臟病發作或心肌衰竭後受損的心臟復建療法奠定重要的基礎。

這份研究近期發表在美國心臟協會會刊《循環研究》(Circulation Research)上。◇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