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教育學家認為兒童的行為習慣和行為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如美國兒童專家Miller女士認為,如果兒童生活在一個適合他們成長的外部環境裏,兒童不良行為的比率將會大大降低。
她認為,適合兒童成長的室內環境應該安全、有趣、方便兒童玩耍。這位專家還舉例說明兩類不適合兒童成長的環境,第一種為「跳蚤市場型」,表現為室內玩具及其它物品多而雜亂,遍地都是;牆上、門上到處都掛著五顏六色的裝飾品或物件;許多地方都是色澤鮮豔的針織品、地毯;電視正在大聲播放著吵鬧的卡通片。這種環境極易激發孩子的跑跳、吵鬧及注意力不集中等行為,很快會讓孩子們變得疲倦或勞累。
另一種為「牙醫診所型」,表現為家中一片潔白、一塵不染,任何器具和玩具都好像從來沒有人碰過一樣,孩子玩時,家長首先擔心的是孩子會把東西搞亂。孩子長期處在這種環境中會覺得過於拘束、無趣,從而產生疲倦感。
葉子建議家長朋友們根據自己的經濟能力和孩子的興趣所在,自己開設一個兒童自己的家庭樂園。其實這並不需要多少金錢,需要更多的是您的熱情和耐心。
安全因素
「安全第一」是永遠的話題。家裏的電源、藥品、熱水、光滑的地板及有稜角的傢俬都是您要經常注意的因素。
整潔但不過於強求
有許多研究顯示,孩子不喜歡在雜亂的環境下玩耍。同樣的玩具,如果在乾淨整齊的環境中,其使用率會大大增高。兒童需要有一個整潔的環境,但是如果過份乾淨的話,對於幾歲幼兒來說,可能還不現實。
光線與家具
建議您在家中選擇光線充足的地方做為孩子經常活動的區域。明媚的陽光會讓孩子覺得快樂溫暖。另外可把家具和兒童的活動區巧妙地結合起來,如沙發的旁邊放上一個兒童的書架,這樣就會不自覺地引導孩子進行不同的活動。孩子如果在家中的每個角落都能找到可以他們做的事情,就不會覺得很悶了。
考慮孩子的獨立性
對於2歲以上的孩子,家長們佈置房間時就要考慮孩子要求獨立的心理了。這個年齡段以後的孩子很願意自己做事情,成功後他們會產生很大的成就感和滿足心理。相反的,如果父母幫得太多,反而讓他們不開心。所以有些物品的擺放就請您降低一些高度,放在他們能伸手可及的地方,如玩具、孩子自己的衣物等。許多媽媽喜歡用低矮的架子來存放玩具,很易於兒童取放。如果有條件還可選擇一些小型的兒童桌椅等兒童家具。
色彩適度
毫無疑問,孩子的世界需要明亮的色彩,這樣會讓孩子們覺得生動有趣,但是太過就不好了。房間的色彩不要過多、過雜,慎用大塊的明亮色塊。
變化性
孩子的環境也要隨著孩子的成長而變化,有空時您不妨把孩子的玩具整理一下,拿走一些已不適合的玩具,定期添置一些新的玩具。還可以把部份玩具先放起來,過一段時間再拿出來,可能會重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呢﹗您還可以經常變一變家裏的佈局,給自己和孩子都帶來一些新鮮感。
電視的問題
家長朋友們一定要儘量把握住電視的控制權,包括節目的內容、觀看的時間和位置。不然的話,電視問題將是一個永遠的麻煩話題……。
我自己給兩歲的兒子設立的電視規則是以下幾點:
●只能坐在離電視三米左右的沙發上看。
●每次不超過30分鐘。
●節目的內容由我來選擇,內容有多樣性。如歌曲型、學習型、動畫片。
●早晨不開電視。
(到目前為止,成效還不錯,不知將來會有如何變化?)
還有許多方面的內容,可能就需要您自己根據孩子的性格愛好去發揮創造了,比如孩子對汽車感興趣,您不妨專門設立一個小小的「汽車城」,還有活動或遊戲的動靜搭配等。充份發揮您和孩子的想像能力和動手能力吧﹗◇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