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長沙市中國電信大樓9月16日突發大火,火苗迅速竄上218米高樓頂。雖然官方報道沒有人員傷亡,但卻再次引發人們對建築質量的議論。有專家表示,這是建築保溫材料不合規造成的。
9月16日15時45分許,中國電信長沙荷花園街道電信大樓西附樓外牆5樓燒起大火。現場黑煙衝天,火勢迅速蔓延至218米高主樓樓頂,19時30分樓體明火已經撲滅。從外表的著火速度看,說明使用的保溫材料都是易燃的。
中國建築設計院高級工程師宋小光(化名)接受大紀元採訪時表示,一旦採用易燃材料,火勢瞬間會從樓底燒到樓頂。中國上世紀70年代蓋的樓房都是預製板結構的,不耐震。最近20多年開始建築高層,採用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比較多,防火保溫材料要求採用難燃的石棉或玻璃石棉,但從這棟大樓看材料用的跟要求不一樣。「防震防火質量無法跟外國相比,國外高層建築都是採用耐震和比較牢固的框架結構,保溫材料採用不燃或難燃材料。」
根據防火等級,外牆保溫材料分為A級(不燃建築材料)、B1級(難燃建築材料,即使有明火也很難燃燒)、B2級(可燃建築材料,如遇明火立即燃燒)和B3級(易燃建築材料)。
中國高層建築通常採用B1級保溫材料。從長沙中國電信大樓的燃燒速度看,說明該建築用的是易燃材料(B3級)。 「難燃材料和易燃材料的單價是不一樣的,這裏可能存在利益問題,同時也存在監管問題。」宋小光說。
中共官媒網易9月22日發文承認,長沙電信大樓起火原因是施工單位偷工減料造成的。監理公司沒按國家驗收標準,與施工單位串通一氣,對施工單位偷工減料視而不見,為了拿到所謂的灰色收入,矇混通過驗收,以致火災發生。報道還稱,現在很多小區的外牆保溫板是不阻燃的,一個煙頭就可能致使整棟大樓燃燒起來。
高層建築火災中,火勢迅速向上蔓延,主要是源於高層建築形成的「煙囪效應」。所謂的「煙囪效應」是指戶內空氣沿著有垂直坡度的空間向上升或下降,造成空氣加強對流的現象。若一座30層高,約100米的建築,煙氣從一樓到頂樓只需30秒。
宋小光認為,「樓房太高了實際上就跟煙囪一樣,火就會往上竄,下面大廳會有氧氣進來,火會更大。一旦樓裏邊燒著,氧氣很快會燒光,人就沒法呼吸,所以很多人不是被燒死的,而是被煙嗆死的,也就是窒息而死。因窒息死亡的例子很多,但最典型的屬2010年上海教師公寓火災事件。
上海市靜安區膠州路728號教師公寓,於1997年12月建成並投入使用,為鋼筋混凝土剪力牆結構,共有居民156戶、440餘人。 2010年11月15日14時15分左右,兩名電焊工違規工作引發火災,造成58人死亡,70多人受傷入院。公寓裏住著很多退休教師,火點在10至12層之間,整棟樓都被大火包圍著,很多人因窒息而亡。 @
------------------
🎥【動紀元】每日有片你睇:
https://bit.ly/3PJu3tg
☑️ 登記會員享專屬服務: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 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 法輪大法洪傳世界33周年特刊:
https://tinyurl.com/3p4e4yr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