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西方基督教相關的聖誕老人(Santa Claus)和東方的壽星公一樣都是民間喜聞樂見的傳說人物。不同於只在傳說中出現的東方壽星公,每年聖誕期間,世界各地都會有成千上萬的聖誕老人同時出現在我們的真實生活中與大家共慶聖誕。
是否真的有聖誕老人呢?不管聖誕老人是否是有人扮演,但他畢竟在一夜之間神奇地實現了小朋友的夢想,收到了他們等得脖子長的禮物。大家在生活中再也離不開這個慈祥可愛、笑容可掬的老神仙。
傳說中的聖誕老人被形容為一位留有雪白的鬍鬚的神祕老伯伯,紅色裝服,頭戴紅帽,背著裝滿禮物的大袋子,每到聖誕節前夕就出來派發禮物,所以被稱為「聖誕老人」。據說,聖誕老人會坐著9隻馴鹿拉的雪橇在天空飛翔,帶頭的馴鹿叫魯道夫(Rudolph),牠有一個會發光的紅鼻子。他們續家續戶地鑽煙囪進屋,把小朋友的禮物放在床頭的襪子裡,或者堆在火爐旁的聖誕樹下。他在一年中的其它時間裡,都是忙於製作禮物和監察小朋友的行為。
聖誕節是慶祝耶穌誕生的日子。其英文「Christmas」這字由兩部分組成,前半部分「Christ」即基督,而字的後半部分「Mas」,來自於羅馬帝國的拉丁文,有「派遣」之意。兩部分合在一起表示「基督被上帝派來之時」,也就是耶穌基督降臨人間之時,即「聖誕」。
今天已經成為聖誕節象徵的「聖誕老人」並非《聖經》中的人物。西元354年,基督教會將12月25日,即羅馬曆的冬至欽點為聖誕誕生的日子。在基督教的《聖經》中,其實從沒有明確說過聖誕誕生的日期。基督教創立的最初三百多年,也不過聖誕節。
聖誕老人是把神的聖誕和世俗生活完美連結的一個亦真亦幻的人物。
史上確有其人
「Santa Claus」是在美國家傳戶曉的聖誕老人的名稱。而這個聖誕老人的原型卻是來自歐洲的基督教聖人尼古拉斯(St. Nicholas),一位生活在4世紀小亞細亞的樂善好施的慈悲主教。尼古拉斯出生於西元三世紀的土耳其西南部海岸一個叫帕塔拉(Patara)的小鎮,他來自一個富有的基督教家庭。尼古拉斯用繼承父母的巨大遺產幫助城鎮裡的貧窮人家。
據說,當時有一戶貧窮人家,他們家有三個女兒,做父親的卻沒錢準備嫁妝,以致女兒嫁不出去。尼古拉斯聽聞此事,便把金幣從煙囪投入這戶人家,而金幣正巧落入了掛在火爐旁的襪子裡,這也是聖誕老人爬屋頂、從煙囪送禮物,以及小孩會掛起襪子的由來。
他離世後被封為聖人,並將他離世的這一天訂為聖尼古拉斯日(St. Nicholas Day)荷蘭的基督徒開始在聖尼古拉斯日效法他,悄悄送禮物給需要的人。「聖尼古拉斯」在荷蘭文是Sinterklaas,漸漸成為今日大家在英語中熟悉的 Santa Claus(聖誕老人)。
通常父母們會對他們的子女解釋他們在聖誕節收到的禮物是聖誕老人送的。
歐洲的聖誕老人基本上都來自於尼古拉斯,但是在不同國家就有不同特色。隨著基督教傳遍歐洲,北歐原始宗教中對古樹的崇拜,也催生出了聖誕樹的習俗。而在20世紀30年代,可口可樂公司幫助聖誕老人完成了最終的定型。
1930年,可口可樂公司請瑞典設計師,從法國類似人物Père Noel的形象上獲得靈感,畫出了傳遍世界的聖誕老人造型。他永遠掛著微笑,最主要的是他穿的那套衣服永遠是——可口可樂紅。
聖誕節成了很多國家的一個全民節日。聖誕老人已經成為聖誕節最受喜愛的文化符號,是全世界家喻戶曉的經典形象。
每年接近聖誕節,總會有(相信有聖誕老人的)小朋友寄信給聖誕老人,內容如告知其自己希望收的聖誕禮物之類,而在某些國家的郵局,不想讓小朋友失望,還有專人回覆這些信件。
聖誕老人的國籍之爭
小朋友都想知道聖誕老人住在何處?答案通常是聖誕老人住在北極。
雖然聖誕老人的稱號來自傳說,但是世上的每一個聖誕老人都是真實的人,他們有國籍,有家鄉,還有辦公室和郵箱。
在被稱為聖誕老人家鄉的芬蘭北部拉普蘭(Lapland)省有條聖誕老人村,那裡有正規註冊,經嚴格審核培訓並持有執照的「聖誕老人」,目前全球僅有50位。
聖誕老人村在北極圈內芬蘭拉普蘭地區叫羅凡尼米的地方(Rovaniemi)。聖誕老人有自己專門辦公地址和郵箱:Santa’sPostOfficeFIN-96930 ArcticCircle ,Finland。
據說每年世界各國的聖誕老人會有一個「世界聖誕老人年會」的聚會。每年冬季的這個時間,是全球聖誕老人們很忙的時候。而在芬蘭的聖誕老人是最忙的。芬蘭有眾多的湖泊、森林、可愛的馴鹿,寧靜安詳得宛若世外桃源。我們小時候耳熟能詳的歌曲《Jingle Bells》就是描述這裡。
1950年開始,越來越多的人定期拜訪定居芬蘭聖誕老人村的聖誕老人。後來,聖誕老人還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每天都來辦公室傾聽小朋友的聖誕祝願並和他們溝通交流。聖誕老人村是聖誕老人的主要郵局,它接收全世界小朋友給聖誕老人寫的信。
在第40屆世界聖誕老人大會上,丹麥屬地格陵蘭又被確認為聖誕老人的故鄉。有趣的是,現任加拿大總理杜魯多曾宣稱,聖誕老人是加拿大公民。據悉,加拿大郵政服務每年要回覆成千上萬封世界各地的小朋友寫給聖誕老人的信,地址都是有加拿大郵政編號的北極聖誕老人。不過,很多加拿大人堅持認為「聖誕老人」是世界公民。
聖誕老人可以追蹤
對於聖誕老人的行蹤,美國和加拿大的空軍甚至可以提供具體位置。
50多年來,北美防空司令部(NORAD)及其前身北美大陸防空司令部使用強大的軍事追蹤系統追蹤聖誕老人在聖誕節前夕的行蹤。
1955年,位於美國科羅拉多泉的一家公司在報紙上刊登了一則廣告,鼓勵小朋友通過一個特別的電話號碼打電話給聖誕老人。但是廣告上所登的熱線號碼境然出錯,原本打給「聖誕老人」的電話全部被轉接到了北美大陸防空司令部的指揮中心熱線上。
Harry Shoup上校在聖誕前夜夕接到第一個電話,一個6歲的男孩在電話中講出了他的聖誕願望。上校於是命令所有工作人員必須給打進電話的小朋友提供聖誕老人的當前位置。這一傳統隨後就保留了下來。司令部在志願者的幫助下,於平安夜向打入電話的小朋友和主流媒體報告聖誕老人的最新位置。
1997年,加拿大軍方在互聯網上設立了跟蹤聖誕老人的網站(NORAD Tracks Santa)。
聖誕老人存在嗎?
是否真的有聖誕老人?也許是很多小朋友好想好想知道的問題。
早在1897年9月,家住紐約曼哈頓上城西側,當年只有8歲的小女孩維珍尼亞•歐漢倫(Virginia O'Hanlon)就寫信給《紐約太陽報》,詢問是否真的有聖誕老人。
《是否真的有聖誕老人?》是《紐約太陽報》編輯法蘭西斯•徹奇(Francis Pharcellus Church)於1897年9月21日發表的一篇社評。這篇短文因為一句「真的,維珍尼亞,聖誕老人是真的」(Yes, Virginia, there is a Santa Claus)而成為美國和加拿大民間的一個經典聖誕節故事。之後的一個世紀裡,維珍尼亞的故事被改編為多部影視片和音樂劇,還有以「維珍尼亞•歐漢倫」命名的獎學金。而《是否真的有聖誕老人?》這篇社評,至今仍保持著英文史上重印次數最多的報紙社評記錄。
「維珍尼亞,你的小朋友們錯了。他們被這個多疑時代中的懷疑精神所影響了。他們沒有看見就不信。他們覺得他們小小腦袋裡想不到的事情,都是不存在的。維珍尼亞,所有的腦袋,不管是大人的還是小孩的,都是很小的。在我們這個浩瀚的宇宙裡,人不過是一隻昆蟲,比起周圍無邊的世界,掌握全部真理和知識所需要的智慧,我們的智慧就像一隻螞蟻。」「是的,維珍尼亞,聖誕老人是真的。他就像愛、同情心和誠實一樣必然存在,你知道這些無處不在,才使得你的生活變得崇高、美好,變得快樂。」
「沒人能看到聖誕老人,但那並不代表聖誕老人不是真的。這個世界上最最真實的事物,是大人和小朋友看不到的。」
聖誕老人關注家庭,關注兒童,帶來和平和歡樂,也帶給我們憧憬和希望。聖誕老人不是一種虛幻的傳說,而是我們現實中傳播關愛,傳播善良的神的使者。他讓世人真切地感受到了神的愛護和啟示,他把人和神緊緊地連繫在一起。@
大紀元《時事人物》製作組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