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局勢牽扯中共人民幣全球化野心

俄羅斯陷入對烏克蘭的侵略戰爭已經一年,導致國力大傷,最近的一些消息稱,俄軍將大量冷戰時期的庫存武器陸續運往俄烏戰爭前線。而另一方的烏克蘭,卻正在源源不斷的從美國及西方國家得到援助,包括海量的資金與先進的武器。

但就在此時,中共外交部發布了《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的文件。中共貌似「和平」解決俄烏危機的提議,在政治觀察家看來,完全以中共自身利益為中心。而實際上,俄烏戰爭局勢還牽扯到中共的人民幣全球化野心。

美國史丹福大學中國經濟與制度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吳國光2月27日在美國之音撰文表示,中共「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背後還是有它自身利益的需要。

吳國光說,現在,不僅是深陷困局的俄國總統普京拉住中共領導人習近平不撒手,而是習近平和中共同樣不敢撒手。

他進一步解釋說,「對習近平來說,若不支持乃至支援普京,一旦俄國在烏克蘭戰事中完全失利,普京下台的機率極高,俄國政局變天的機率也很高。這一事態如果發生,那將是1989年柏林圍牆倒塌和1990年代初期蘇聯東歐共產主義政權垮台以來的最大歷史性事件之一,勢必對中共政權形成後果難以估量的巨大衝擊。對於自1989年以來即奉行所謂「穩定壓倒一切」的高壓維穩方針的中共來說,對於突出強調『安全』乃至為此不惜犧牲中國經濟發展的習近平來說,這無疑是一場生死考驗。」

自俄烏戰爭爆發以來,中共從來沒有改變過挺俄的立場,也從未真正支持過烏克蘭對主權和領土完整的訴求。

中共的《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發布後,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記者會上就相關提問閃爍其辭,並未做正面闡述,也沒有說明具體的實施細節。

評論人士楊威在大紀元撰文說,這表明中共沒有打算成為真正的調停者,它希望俄烏戰爭繼續下去,只要戰爭能對美國和西方有所牽制,中共就不會願意看到停戰。

楊威表示,一旦停戰,美國和西方就會把全部精力用來對付中共,而中共只要還能利用俄烏戰爭繼續攪局,它就沒有促成和談的動機。

就在中共發布上述文件的當天,中共在聯合國要求俄羅斯從烏克蘭撤軍的決議中,投了棄權票。

吳國光說,「不撤軍還有甚麼和平?兵臨城下怎麼談判?這樣當著全世界中共自己打自己的耳光,只能說明,一個好似冠冕堂皇的文件,並不能改變中共在俄烏戰事上進退失據的根本困境。」

實際上,俄烏戰爭局勢還牽扯到中共的人民幣全球化野心。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元逐漸轉變為全球儲備貨幣,在世界範圍內流通。而後到華約組織和前蘇聯解體,美元徹底成為國際貨幣,在國際間的經貿活動中扮演不可替代的角色。

中國加入美國所主導的世界貿易組織後,逐漸開始依託儲備美元及少量的其它國家的貨幣來發行人民幣,並開始深度參與全球貿易活動。

但在俄烏戰爭爆發之後,歐美開始制裁俄羅斯,凍結了俄央行三千多億美元的外匯儲備。目前,歐美正籌劃將這些錢用於烏克蘭的重建。而俄羅斯可能就此退出美元體系。

與此同時,中共從俄烏戰爭一開始就急速減持美債金額,但這期間的外匯儲備變化並不大。

經濟學者如松在他的網誌表示,這能說明中共正在加速降低對美元體系的依賴,未來它還會有其它國家降低對美元體系的依賴甚至退出美元體系。比如最近伊拉克央行允許在與中國的貿易中使用人民幣結算。

如松認為,俄烏戰爭走勢與美元的國際貨幣地位之間存在緊密的聯繫。

但綜合上述專家們的分析可以得出簡單結論,一旦俄羅斯戰敗,中共將陷入全面孤立,直接面對西方與美國的圍堵,屆時中共的人民幣全球化夢想必將破滅。

中國經濟復甦乏力 威脅自身全球經貿地位

儘管一些數據顯示,部份中國家庭和大企業在疫情期間的儲蓄有所增加,但消費者信心持續低迷,以及人們對未來充滿不確定性,遏制了經濟復甦,也威脅到中國在全球經貿體系中的地位。

根據高盛的數據,疫情期間嚴厲的封控遏制了消費,將中國家庭2022年的儲蓄率推升至33%的高點,比2019年新冠疫情爆發前高出三個百分點。

中國的一些大型企業和出口商也在疫情期間存了錢。據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China International Capital Corp.)的經濟學家估計,包括許多中共國有的大型工商企業在內,從2020年到2022年平均每年增加了近8萬億元(人民幣)的流動資產,高出了疫情爆發前年增加額一倍多。

而在美國,由於政府大量向社會發放疫情紓困金,直接刺激了美國人的消費。但對於中國今年能否出現美國式的強勁反彈,許多專家持懷疑態度。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滙豐(HSBC)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的經濟學家認為,隨著嚴厲的封控政策結束,可能會推動中國人在服務行業的支出,但很難提振消費增速至疫情前的水平。

還有一些經濟學家認為,中國儲蓄增長更多的反映出工商界和消費者的信心受到嚴重打擊,新冠疫情造成的痛苦依然存在,寄希望於消費支出來迅速提振經濟復甦,恐怕難以實現。

同時,由於中共政府債務水平持續飆升,房地產市場低迷,以及就業形勢不確定等因素疊加,讓許多消費者感到焦慮,這可能導致在更長的時間內增加儲蓄、減少支出,讓本就復甦乏力的經濟形勢會更加艱難,還會減小世界其它經濟體對中國的依存度,而這對中國經濟的危害性更深遠。

中國多地集中出現發熱症狀爆發搶藥潮 

近期北京、上海等地居民出現集中發熱現象,一些地方再現藥品搶購潮。

有人發布影片表示,自己和身邊的朋友、同事,疑似都得了甲流,感染率較高。由於信息不透明,民間掀起新一波搶藥潮,不少藥店出現「奧司他韋」脫銷的情況。

中國民眾:「感染甲流,加上新冠後遺症,一咳嗽整個胸腔都疼。一個同事啊,一家全被感染了,老人的症狀特別地嚴重。」

「抗流感藥物『奧司他韋』多地斷貨。北京季節性的流感疫情活動強度,近期呈現了上升的趨勢,一些學校、托幼機構,又出現了甲流病毒感染引起的集中發熱情況。」

藥店銷售員:「最近流感啊,長沙的流感特別盛行。就是這個藥,『奧司他韋』,『磷酸奧司他韋』這個藥,但是都買不到。藥店、醫院,全部都沒有,都進不到貨。」

北京疾控中心近日通報稱,「甲流」病例報告位於首位,超過中共病毒。僅2月25日,「甲流」的搜索及報道量,就超過7萬,衝上熱搜第一。27日,詞條「醫生稱甲流也會引起白肺」的瀏覽量超過5,700萬。

北京市民鄒先生告訴新唐人記者說,當地居民很擔心近日爆發了新一波疫情。

鄒先生說:「我就擔心會不會又一波(疫情)啊,老百姓怎麼證實,你到醫院去看,他就告訴你甚麼感冒流感啊。陽了新冠以後都害怕,而且那時候就說了有第一波、第二波、第三波,現在等於是第一波過去了,第二波還沒來,這個時候你說流感,能不害怕嗎?能不懷疑嗎?所以這個衝上熱搜,很正常。」

還有民眾發布影片表示,中國多地中小學傳出了集中發熱的消息。很多網民質疑,是不是新一波疫情又來了。

中國民眾:「前段時間大家還在說,人們都有了抗體,有了免疫屏障,新冠疫情神奇的消失了。可就這兩天,杭州兩所學校出現了陽性,新冠陽性的消息,多地都出現了發燒發熱的消息,把人們的緊張情緒又給帶動了起來,難道第二波感染高峰要來了嗎?」

特朗普宣布2024總統任期計劃:向中共徵稅

前美國總統特朗普周一(27日)宣布了2024 年總統任期計劃,其核心是應對來自中共的威脅,包括向中共等破壞公平貿易的經濟體徵收懲罰性關稅。

特朗普在其競選團隊發布的影片中說,當他再次成為美國總統後,將基於經濟和國家安全的考慮,實施一系列大膽的改革計劃,在所有關鍵領域完全消除對中國的依賴。取消中共的最惠國貿易地位。

特朗普還指責,現任美國總統拜登家族成員,在與中共的往來中獲得了數百萬美元的好處,並批評拜登政府沒有讓美國更加強大,而他(特朗普)將再次帶領美國成為世界上前所未見的強國。

在一個多月前,特朗普就開始了2024年總統競選活動。他1月底在南卡羅來納州議會大廈發表演講時說,「這次競選將關乎未來。這次競選將關乎一系列問題。」

特朗普談到俄烏戰爭時表示,如果他當選總統,將通過實力確保和平。

特朗普:「如果我是總統,這場戰爭沒有任何機率會發生像現在這麼糟糕的情況,也從來不會發生。」

特朗普還在那次演講中說,2024年的選舉將是拯救美國的一次機會,他誓言將率領美國對抗來自共產主義的威脅。

特朗普:「對抗全球主義者和中國(共),並為美國挺身而出。」 「我們需要一位能夠對抗既有系統,並能獲勝的總統。」

據路透社2月中旬公布的一份民調,特朗普在共和黨 2024 年總統候選人名單中處於領先地位,黨內支持率為43%,佛羅里達州州長羅恩•德桑蒂斯的支持率為31% ,只有 4% 的共和黨人選擇支持前美國駐聯合國常任代表妮基•黑利。

現任美國總統拜登也在上周六(2月25日)與美國廣播公司ABC的訪談中,明確表達了競選連任的意願,但他目前還沒有闡述競選綱要。@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