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清(1961-)寄來書,書當然要看,看過後有所觸動,想寫幾句,人生旅途上,相遇、偶遇也是緣份;每星期交一篇文章,就像一篇周記功課,不是做學問研究的人,只好隨遇而安,碰到甚麼寫甚麼,細細碎碎也好,填滿日子。

朋友家地窖有一幅銀框大掛畫,雙色印刷的澳洲產酒區地圖,不熟悉地形,不好酒的劉伶之輩,看得索然無味。只感到澳洲好大、好大,那麼多的產酒區,摸不著頭腦,當作地圖看,也只知道雪梨,叫慣了總改不了口叫悉尼,還一直錯認它是澳洲首都。原來坎培拉才是首都,聽過的大城市只有墨爾本、布里斯本、珀斯、阿德萊德幾個,好像往來都要乘搭飛機的。知道澳洲最出名的還是OUTBACK中部的沙漠地區,看地圖還以為是連接北部無邊的荒山野嶺,出名的原因是報章媒體不時報道有人連車一併在那裏失蹤,人間蒸發。少年時代印象最深刻的是種族歧視,不少華人忍受不了欺壓被迫離境。到了1972年澳大利亞工黨政府才取消了白澳政策。

詩人迅清,年紀輕輕便拿到了第五屆青年文學獎初級組新詩冠軍,15歲開始發表作品,多發表於《大拇指》、《詩風》、《羅盤》、《星島日報》、《星島晚報》、《快報》、《香港時報》等刊物。《迅清詩集》是首次結集,2015年9月石磬初版。最後一首詩《歸家的路途上隨想》1986年1月12日發表於《秋螢詩刊》,壓卷之作《夜思》差不多是10年後1995年10月發表於《呼吸詩刊》創刊號。

這不是詩論,迅清30多歲就放棄了右手的繆思?只有待詩家自我解說。

散文集看過2022年初文版的《陽光回憶》和2024年初文版的《世界不一樣》,責任編輯還是黎漢傑,法律顧問就多了當年的文青陳煦堂。散文如人,舒散淡然,抒寫澳洲生活人情世態,日常微瑣中見端倪,買樓看地段,房屋看架構特式,居亭設計,樹木歲數,交通如何,如何議價,好像老朋友茶餘飯後的生活指南。至於駕車出遊,行程安排,水一程,山一程,光影交疊不一樣的世界,封面上作者如是說:「一步一步的走過來,我的步伐竟然如此沉重。」;扉頁上嘆喟「時光飛逝,大家都懂得說世事變得快,唯一的是世界沒有變得更好。」

世界沒有變得更好,為甚麼?

迅清出生於香港木屋區,單衣少年早慧,中學後進入香港大學,畢業後從事教育工作,不消幾年便晉升為校長。港英殖民地年代,官津補校校長就像藩國的藩王,位高權重,薪酬優渥;詩人校長壯年毅然離職移民澳洲,少去幾千萬港元收入,是否自由的抉擇?

迅清文風溫厚清如,不月旦人物,不涉錢權,武肺疫情幾年間,躺臥大洋洲,影相部落格,寫繁體中文字,書在香港出版,雲端寄來了倫敦,沒半點當年文青流連光景惜朱顏,心頭點滴:

當時只道是尋常。

從香港去澳洲很遠,從英國去澳洲更遠還遠,此生也不一定能踏足澳洲。澳洲是一個自足的宇宙,寄住了如迅清般師友,四面環海,資源豐富,沒有強大的海、陸、空軍,也沒有核子彈頭;只有肥腴的青鮑、龍蝦,龍蝦何辜,竟然遭受強國制裁。

倫敦澳洲龍蝦把酒,雪梨大橋今夜煙火華美璀璨人不寐,祝願我城安好。◇

(本報專欄作家所提出的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它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