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民主黨宣布要解散,不知有多少人留意這個新聞。

那天非常諷刺,民主黨的記者會可是擠滿了記者,單看氣勢,即使當年全盛時期的民主黨也沒有如此矚目,然後在解散的一刻,才引起圍觀注意。

民主黨是香港老牌政黨了,黨齡超過30年,但就像支聯會、教協、蘋果日報一樣,最終走向歷史盡頭。

從一個老香港的感情角度出發,這絕對唏噓,無人想見,畢竟也是曾經的第一大黨,培育過多少政治明星,也長期參與香港的民主運動。

但從大格局的角度出發,這也是符合香港命運的安排,國安之下,職工無法結盟、公民無處容身,民主白鴿還如何飛翔?畢竟香港需要的只是「民主建港」而不要監察批評的民主。

民主黨宣布解散,坊間有人唏噓,但冷嘲熱諷也不少,最多人提到的當然是民主黨2010年走入中聯辦談判的那一幕,也常被反對民主黨的人掛在口邊「民主黨賣香港」,因為那年的主旋律是「五區公投」。

事過境遷,回看歷史,突然發覺,一切都是在狹逢中的各種掙扎,社會當日譴責民主黨賣港,其實是因為對「抗爭」的信仰,那時社會相信只要有足夠團結的抗爭力度,例如全力支持五區公投,是有可能爭取到雙普選的。所以那些年香港社會的爭拗紛擾,很大程度上就是對「爭取民主手段」的分歧,那可以說是政治上的「和理非」和「勇武」初代體現。

但現在便感到諷刺,因為不論是中聯辦談判,或者五區公投,無論是激進的、保守的、溫和的、犬儒的,其實都只是不同力度的掙扎,因為2019年的教訓告訴我們﹕共產黨最終是不會答應你香港有民主的。你溫和談判,他可能翻臉速度慢一點,虛與委蛇;你抗爭力度激烈一點,他便圖窮匕見快一點。其實結果,還不是坐監的坐監、解散的解散,少壯勇武保守改革,就像雨傘還是反修例,其實都是那些年,香港人最真實的、用自己認為最有效的方法,爭取香港的民主,實在沒有太多的敵我區分。

香港本來是台灣的示範單位,說好的「一國兩制」固然成為泡影,再細想一層,台灣當年是由威權年代,慢慢發展到「黨外」的年代,由一黨獨裁,走向政黨輪替。香港這邊廂卻開了倒車,80年代政黨政治萌芽發展,結果走到今天,卻連「黨外政治」的空間也不復存在,當香港發生記協連環租酒店搞活動也會遇上「停電裝修」的古怪現象,你便知道,民主黨宣布解散,也只是剛剛好的應景矣。◇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