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28日,緬甸發生今年以來全球最大震級地震,美國地質調查局稱地震達到7.7級。「救助兒童會」今日(31日)表示,目前正與合作夥伴在災區提供人道援助,兒童及其家庭急需食水、食物及醫療服務。該會呼籲香港各界人士慷慨解囊,支援當地的賑災及人道救援工作。
救助兒童會引述報導指,緬甸醫院和診所因數千名受傷人士而超負荷運作,家庭因擔心餘震而在寺廟、足球場和其它開放空間尋求庇護。地震至少造成1,600人喪生,摧毀了建築物,並切斷了主要道路和電力供應。地震後,6個受影響最嚴重的地區(薩爾溫、曼德勒、馬圭、勃固、撣邦和內比都)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合共有超過2,800萬人口,約佔緬甸人口的一半,包括估計670萬名兒童。
救助兒童會指,正在日以繼夜地準備救援工作,包括分發預先準備好的基本緊急救援物品;為家庭提供現金,讓他們可以購買食物、藥物和其它必需品;提供乾淨飲用水、基本衛生清潔用品和醫療服務;為兒童及其照顧者提供心理支援,幫助他們克服所經歷的創傷。
組織訪問了一名來自緬甸撣邦的當地人「茂茂欽」,他是兩名幼童的父親,居住的鄉鎮約有200座建築物被摧毀。該地區原本已面臨嚴重的水荒,許多人依賴儲存的雨水。在緬甸撣邦,至少有1,200間房屋和三所學校嚴重受損或被摧毀。
茂茂欽形容地震非常強烈,有些兒童和老人經歷嚴重暈眩和昏厥而需要住院;許多山區居民,由於害怕餘震,不敢回家。他表示撣邦當地人迫切需要緊急醫療援助、食物與水、精神健康和心理支援,特別是對於受到驚嚇的兒童和老人。由於城鎮中受災最嚴重的地區中許多房屋和建築物被摧毀,對於流離失所的家庭來說,臨時庇護所或安全場所的需求很大。
另外,救助兒童會指,鄰國泰國許多學校和其它建築物在地震後仍不安全,可能影響數千名兒童的教育;在泰緬邊境有2.8萬名流離失所的兒童,救助兒童會正在泰國與合作夥伴合作評估損害和兒童的需要,預計將包括心理支援。
救助兒童會亞洲區域署理總監Jeremy Stoner指,災民急需食物、清潔食水、醫療保健、庇護所、衛生套裝、現金和兒童保護服務。該會希望香港各界人士慷慨解囊,支援當地的賑災及人道救援工作。 另外,香港紅十字會國際及賑災服務主管程德君今早在一個商台節目表示,正與國際及緬甸紅十字會緊密聯繫,得知緬甸有5個地區災情最嚴重,其中實皆省近70%建築物受損,多處基建在地震中受破壞,電力局部中斷,大批民眾無家可歸,要將床褥放在街上暫時休息。她又指緬甸各方面物資都短缺,呼籲大眾伸出援手,包括捐款。
「長女毛」銅鑼灣悼死難者
昨日(30日),有「女長毛」之稱的社運人士雷玉蓮,到銅鑼灣港鐵站E出口對開記利佐治街行人專區悼念地震死難者。她帶備白花、蘋果、橙、香燭、摺凳等物資,布置成一個小型祭壇,然後跪地叩頭拜祭。
她向本報記者表示,從新聞報道中得知地震造成大量人命傷亡,心裏覺得很難過,所以到街上悼念,亦有不少途人停低參與。她哭說,世事無常,每天都要珍惜自己。
多名警員在場監察,雷玉蓮透露自己已遵照警方要求,沒有點火上香。@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