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在文革時發明了「繼續革命論」,又有所謂的「千萬不要忘記階級鬥爭」,用現代人話來說,就是「繼續折騰」,繼續搞你,你以為新中國建立趕走日本帝國主義和國民黨腐敗政權便平安大吉?錯了,鬥爭不會停止。於是10年文革,苦不堪言,人民固然受害,政治人物也受制於「繼續革命」的思維,不敢偏差,否則便是「投降主義、修正主義」便是犯了錯誤。

來到今天,香港自從國安法之後,也進入一個類似「新中國建立」的階段,那便是「由治及興」。這個口號其實有一定的實用性,就是告訴世界,2019年的鎮壓不論是非黑白對錯,都已經「完成任務」,香港由「治」及「興」,進入了另一個建設經濟繁榮興盛的階段;用人話來說,就是不會再搞政治鬥爭,回到專心發展經濟的階段了。

或許有部份人士有如此天真的奢想。然後便發現,香港正行一套「繼續國安論」,或者「千萬不要忘記國安鬥爭」思想。表表者便是鄧炳強,他身為反駁隊長,最近多次展現隊長英姿,先是和《明報》記者舌劍唇槍,人家問他離港去泰國為何不根據傳統刊憲,他質疑記者是「搵到一啲政府不足嘅地方,就足以打擊政府威信、就係佢哋嘅目標?」,然後當《明報》出了編輯手記回應鄧炳強的指控,你以為事情完結了嗎?鄧炳強再反駁明報的反駁,內容已經不重要,重要是態度﹕我要駁到底。

同一時間,北上交流團新聞多多,有輕則肚疴,有重則輕生意外,而教育局和校方的回應,無論從甚麼角度都是「差強人意」,「不完美,不可接受」。在這種情況下,傳媒追蹤很正常,質疑也很正常(出了人命﹗),而對交流團的性質提出疑問也很正常。因為到今天為止,一條簡單問題﹕到底學生參加國內交流團,是自願還是強制?沒有統一答案。教育局官方說非強制,但學校的消息都指,不能不去,今年不去明年也要去,沒有參加便沒有公社科的成績。

凡此種種,都是由交流團意外帶起的疑問,結果鄧隊長又按奈不住,可能因為見到「國內」兩字便敏感,居然又點名批評幾個海外評論員,說「指有關人士用看似與國安無關的議題分化社會,企圖令香港市民憎恨特區政府和中央政府」。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鄧隊長不想香港的鬥爭消停,你想想,要回應外界對交流團的爭議,有千百種方法,最下下之策便是上升為「憎恨特區政府和中央政府」的高度,因為便能把教育問題升格為政治問題。教育局本來條line就是「家庭私隱不便透露」,沒有解釋但也沒有反駁,事情當然沒有解決但至少沒有升溫。大家也只是心裏不滿也還未處渲泄。現在鄧隊長主動出擊,把交流團的批評理解為政治鬥爭,誰再妄議便是準備犯國安法了。

這個客觀效果,便是「國安繼續論」,我就問一句,藍絲喜歡嗎?李家超真的歡迎嗎?北京需要嗎?香港如果之前的示範作用,是對台展示「一國兩制」,今天的示範作用,便是「國安後一樣由治及興」。這個任務比「一國兩制」更有逼切性,因為要告訴世界,「國安之下一樣有繁榮」,等於把中國大陸的「中國式奇蹟」複製在香港身上。現全香港人都知,你只要讓香港休養生息才有重生的可能,而絕不是三不五時高調公布通緝犯、狙擊傳媒,這是倒自己米。

看看教育,國安教育入了校園,校園有變得安全祥和嗎?反而諷刺地,多了年輕人吸太空油、堂而皇之拍下自己學校欺凌或食煙的影片。重點不是北上交流,而是如何在本地規行矩步。鄧隊長不要自顧自己的KPI,也要顧及其他人的利益啊。◇

----------------------
🏵️ 法輪大法洪傳世界33周年特刊:
https://tinyurl.com/3p4e4yr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