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選出一個紐約最多元文化的地方,在我心中,大都會博物館一定拔得頭籌。
相較於時代廣場那種來自世界各地遊客摩肩接踵的熱鬧,位於中央公園中部的大都會博物館,像是密林裏的城堡,這裏收集了世界各民族藝術珍品,在趨同的商業社會中讓人了解文化源起時的繽紛璀璨。
在這裏,你可以看到來自歐洲、亞洲、非洲等等很多古老文明的藝術品。接下來我們將探尋神秘的埃及藝術,在盔甲展中一睹冷兵器時代的浪漫,也別忘了尋覓無處不在的東方元素……希望你能享受這次充滿驚喜的世界之旅。
黃沙中的文明──埃及館
大都會博物館一進門的右手邊是埃及藝術展區,小時候我對於埃及藝術的印象是金字塔與獅身人面像,以及各種神秘的法老傳說。直到大學在藝術史中見識到其精美的金屬工藝,栩栩如生的雕塑作品以及當今技術都很難再造的巨型金字塔時,我對這個古老的文明有了深深的敬畏。
大都會博物館最有名的埃及文物要屬「丹鐸神廟」(The Temple of Dendur)。不同於一般展品廳裏昏暗的燈光和恆溫的玻璃展櫃,「丹鐸神廟」的布展思路是儘量還原神廟的開闊場景。前面有一片水池,代表古老的尼羅河;側面的巨大玻璃牆提供了充足的光線以及開闊的視野。
「丹鐸神廟」在3,000 年前由羅馬皇帝奧古斯都下令修建,在1963 年埃及政府建造阿斯旺大壩時,被攔截的尼羅河水險些將「丹鐸神廟」在內的多處古埃及歷史遺蹟沖毀。美國考古隊發現了危機並募款1,600 萬美元協助紓解,為了感謝美國的幫助,埃及政府將「丹鐸神廟」贈與美國。
在古埃及文化中,神殿作為人與自然與神靈溝通的特殊空間,有著神聖的文化意義。他們認為人的靈魂是永恆的,在世間的出生與死亡就是生命的一次體驗。這種世界觀放眼很多古老文明中都能找到相似的理解,例如古印度文明中佛教的六道輪迴之說,在後面的亞洲展中我們將看到很多講述這些超越於人肉眼可見空間的故事。
當我們走近神廟,厚實的牆壁上覆滿了精細的浮雕,是埃及獨特的正身側面風格。小時候總覺得埃及壁畫中人物總像睡落枕了一樣,脖子扭著,手翻著。不過這其實是因為他們想保留人物身體中每個部份最有特點的角度。古埃及的寫實能力其實是非常厲害,從雕塑展我們可以看到細膩而精緻的肌肉走向,但在壁畫中他們並沒有完全依賴於眼之所見,而是更依賴於心之所感。記錄並留下高於物質層面的故事,正是這層超越也成就了埃及藝術的意義。
小結
古埃及的文明就像黃沙中的一粒明珠,閃耀而令人遐想。他們生命永恆的信念被記錄在石壁上、沙草紙間。古文化中細緻的雕琢與超越物質層面的精神信仰是否能喚醒忙忙碌碌的現代人,思考生命的來處與歸途。下一篇文章我們將來到歐洲,觀賞戰場鐵騎,尋覓希臘神話。◇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