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為避免未來面臨更高關稅,貿易夥伴可選擇購買更多美國能源,作為達成協議的途徑之一。
特朗普於周三(4月9日)宣布,除中國外,對多數國家的「對等關稅」將暫停90天,給予三個月時間談判雙邊協議。各國目前面臨10%的基礎關稅。若未達成協議,特朗普將繼續推進給他們各自製定的對等關稅政策,如歐盟將面臨20%關稅。
特朗普強調,此舉旨在削減貿易赤字並推動「能源主導地位」(Energy Dominance)。他要求歐盟購買3,500億美元美國能源,以抵銷其對美貿易順差。根據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資料,2024年美國對歐盟商品貿易逆差達2,356億美元。
「他們必須從我們這裏購買能源,因為他們需要它。我們一周內就能消除3,500億美元赤字。」特朗普在白宮表示。
美國目前是全球最大石油與天然氣生產國,也是最大液化天然氣(LNG)出口國。能源產品佔2024年美國出口總值約15%。巴克萊指出,LNG是各國增加對美採購潛力最高的品項。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表示,日本、南韓與台灣可能投資阿拉斯加旗艦LNG項目,並大量進口其產出,以爭取豁免高關稅。若未達成協議,日本與南韓分別將面臨24%與25%的關稅。
台灣亦為潛在合作方之一,台灣經濟部長郭智輝周四(4月10日)表示,未來十年政府與國營機構可望向美額外採購高達2,000億美元商品,並將LNG進口佔比由10%提升至30%,以縮小對美貿易逆差、推動雙邊協議。台灣原預計遭32%關稅衝擊,半導體產業獲豁免,目前關稅已暫緩。
外交部長林佳龍指出,台美正就貿易提案深入磋商,盼建立「聯隊式」合作框架;行政院長卓榮泰則表示將把握90天窗口與美方展開直接談判。
特朗普的政策也迅速反映於市場。台股周四大漲9.3%,創單日歷史最大漲幅,台積電與鴻海雙雙反彈近10%。台灣央行總裁楊金龍表示,雖然關稅仍具不確定性,但目前外匯存底中逾八成持有美債屬「理想水準」。
阿拉斯加LNG計劃將把北坡天然氣經807英里管道輸送至南部尼基斯基(Nikiski)液化設施後出口至亞洲,預估造價逾400億美元。特朗普政府將此視為美國能源安全關鍵,自上任以來全力推動。
能源部長Chris Wright日前也表示,美國有能力全面封鎖伊朗石油出口,「我們能追蹤伊朗的出貨船,也能阻止其出口」。
他強調,在美國能源生產強勁與盟友合作下,將強化制裁執行,避免伊朗取得核武。#
(本文參考了CNBC和路透社報道)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