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國蘋果公司加大往印度和越南的關鍵產業鏈轉移,北京也在試圖設置障礙阻止供應鏈轉移。同時,大陸媒體對蘋果的供應鏈消息格外「敏感」。
《日經亞洲新聞》周一(4月14日)報道,美國蘋果公司利用90天關稅寬限期,加大往印度和越南的關鍵產業鏈轉移,擴大海外工廠的產能,但北京利用嚴格海關檢查企圖減緩這一進程。
一位知情人士告訴《日經》,蘋果公司已幫助其它國家的供應商採購設備,可幫助印度的iPhone產量增加數百萬部。蘋果公司還告知供應商,美國市場的大部份MacBook和iPad需要在越南生產。
蘋果希望,今年在印度生產至少5000萬部iPhone,印度將生產銷往美國的大多數iPhone機型。
這家美國科技巨頭今年早些時候就開始要求主要供應商提高在印度的iPhone產量,但那裏的工廠利用率已經達到最高,這使得增加產能變得困難。
據多位知情人士透露,蘋果公司還要求供應商儘可能多地從中國向東南亞和印度運送零部件,以支持美國市場對各類產品的需求。
與此同時,據知情人士向《日經》透露,蘋果已指示其供應商加速將印刷電路板等零部件的生產轉移到泰國和其它中國以外的地區。
但許多零部件,例如連接器、機械部件和金屬外殼因在中國生產的成本效益高,因此幾乎不可能將大量生產轉移到其它地區。
供應商:蘋果在加速從中國轉移業務
一位蘋果零部件供應商的高管告訴《日經》,「我們被要求儘可能將所有零部件空運到東南亞和印度……這就像客戶正在把所有庫存都捲走,運出中國一樣。」
他補充,他的公司將不得不承擔額外的空運成本。
另一家蘋果主要供應商的經理也證實,「蘋果正在加速從中國轉移業務的多元化進程。」該經理補充,蘋果現在在非常嚴肅地考慮泰國的多個零部件生產基地。
4月11日,美國公布一份免徵部份關稅的產品清單,包括智能手機、手提電腦和伺服器。這意味著,中國製造的智能手機和手提電腦需繳納20%的基本關稅,而中國製造的伺服器和電子開關則需繳納45%的關稅。
包括蘋果的MacBook以及惠普、戴爾、聯想、宏碁和華碩的手提電腦,很大一部份是中國產。大多數iPhone也仍在中國境內生產。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13日表示,這些產品以及晶片可能會在一個月左右的時間被單獨徵收關稅。
據悉,即使美國政府上周將除中國以外的國家/地區的關稅降至10%,並暫停90天徵收對等關稅,富士康、廣達電腦和和碩等主要科技供應商一直在中國境外工廠的生產超負荷運轉,沒有削減產能的跡象。
陸媒扭曲分析師報告 快速闢謠iPhone產線停工
中國大陸似乎對蘋果轉移供應鏈的消息都格外「敏感」。
香港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在一份行業報告中說,位於中國境內專門組裝iPhone美國機型的中國生產線仍然處於停產狀態,意味著從2季度開始由印度完全生產與出口iPhone美國機型的規劃沒有變。
隨後,大陸媒體將郭明錤的言論改動為「蘋果在中國的iPhone手機生產線已於4月9日停止生產」,並專門邀請有關供應鏈對此進行闢謠。
周一,郭明錤再次推文強調說,他說的不是中國「所有」iPhone組裝產線停線,不是指出口到「非美國」市場的iPhone組裝產線停線,更不是指iPhone零組件產線停線。
他再次對陸媒的扭曲報道表示不解。
北京限制蘋果向境外出口材料和設備
不過,北京似乎不願意看到這種情況,並在加大力度限制產業鏈和設備的轉移。據多位知情人士透露,由於中共當局幾個月來一直在加強海關檢查,來自中國的生產設備出貨陷入停滯。
「我們不是不想擴大產能,但問題仍然存在……從中國出口設備是一個持續的挑戰。」一位蘋果組裝廠的高管表示。
《日經》之前報道,蘋果在向境外出口材料和生產設備時,遭遇了中共海關更嚴格的檢查。
報道稱,包括Meta、惠普和戴爾在內的許多美國頂級科技公司已指示供應商加快在越南的生產,要求4月至6月產量高於此前的預期,因為它們正爭分奪秒地在90天的寬限期到期前為美國市場建立庫存。
蘋果公司尚未回應《日經》的置評請求。#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