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計劃上調違泊罰款至400元,並調高多項交通違例事項罰款約五成,同時建議將私家車咪錶收費加倍至每節4元。當局指罰款與收費多年未調整,難以發揮阻嚇力,期望藉加價改善交通秩序及增加庫房收入。

俗稱「牛肉乾」的違例泊車吿票,將由現時的320元增加至400元,而多達19項交通違規行為(如超速、雙白線切線、衝紅燈、駕駛時使用手機等)罰款金額,亦初步建議上調約五成。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將於4月25日(周五)討論有關細節。

此項擬議加幅是自1994年以來首次調整,政府曾於2017年提出加價建議,但當時因反對聲音而未有落實。消息指,政府今次重啟檢討,目標是加強阻嚇力、提升道路安全及交通管理效率。

以超速駕駛為例,現時罰款由320元至1,000元不等,未來可能調高至480元至1,500元,視乎超速幅度而定。警方數據顯示,2023年共發出約19.3萬張超速告票,涉及罰款金額達7,400萬元。

違泊方面,警方去年共發出254萬張告票,金額高達8.14億元。政府消息透露,電子告票系統已陸續推行,最快15分鐘內即可完成抄牌,有助加強執法效率。不過,有司機反映實際停車空間不足,擔心加價未能解決問題,反而加重前線司機負擔。

與此同時,政府亦計劃調高停車收費錶(咪錶)的收費水平。現時私家車咪錶為每節兩元,建議調高至四元,加幅達一倍,貨車、巴士及旅遊巴車輛的收費則維持不變。政府指出,現時全港約有兩萬個咪錶泊位,使用率高達九成,加上咪錶收費遠低於一般停車場,導致駕駛者經常「兜圈等位」,更可能出現雙行泊車、長時間佔用錶位等情況,影響交通流暢及泊位使用效率。

此外,警方2023/24年度的「牛肉乾」收入高達12.7億元。政府預計,整體交通罰款及停車收費調整後,每年可為庫房帶來約20億元額外收入。運輸及物流局在社交媒體表示,香港的交通違例罰款與國際城市相比明顯偏低,例如新加坡、倫敦及澳洲新南威爾斯州的違泊罰款,最高可達香港水平的10倍;而超速罰款則可達22倍。

局方指出,2024年首季致命交通意外較去年同期大增四成,違泊情況亦持續高企,因此有必要透過加罰款提升阻嚇力,並配合泊車空間供應提升,包括增設泊位、推動自動泊車系統、開放橋底空間、物色短期停車場用地等。

政府將於本月25日的立法會會議上,正式向議員介紹相關建議,並聽取社會各界意見。@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