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讀者傳來DeepSeek生成的駢文,想聽聽我的意見。駢文?哈,今天不如聊聊這個冷門話題吧。駢文雖然是中文,但在我的認知中,要學懂寫駢文,其實比拉丁文更難。所以AI可以寫出流暢可讀(但不優雅)的拉丁文,卻寫不出一篇半篇合格的駢文(也沒有多少人分辨得出它是否合格)。
例如兩個月前,有中国網民要求DeepSeek模仿王勃〈滕王閣序〉寫兩篇駢文,題作〈燕園序〉(燕園,是北京大學的別稱)。有人把文章上載到「北大1987」的微信公眾號,按語說:「文本辭章典雅、立意高遠,令人不禁讚歎DeepSeek的精妙神奇!」這樣的評語着實令我嚇了一跳!先來看看第一段:
「京師形勝,上應文昌。踞中軸而望北斗,枕西山以瞰太液。萬泉九派,匯未名之清漪;玉泉餘脈,聚博雅之孤標。金台夕照,曾沐燕市悲歌;薊門煙樹,遙接帝京紫氣。斯地鍾靈,自元明而肇基;此園毓秀,歷百載而愈彰。」
似模似樣嗎?這種乍看來工整典雅的文字,現代一般人也真寫不出,所以AI的語言能力、文學才華,確實已吊打99%(或以上)的人類。但如果你對古典文學有基礎鑒賞能力,就知道DeepSeek只是胡說八道,garbage in, garbage out。
駢文發展到王勃那時代,對聲律要求已很嚴格(僅次於格律詩)。例如這裏第三句末字,必須跟隨第二句尾「昌」字用平聲,但「斗」字是仄聲,已明顯犯了「失黏」。本來古人偶爾也會失黏,在駢文來說是可接受的。但如果平仄不調的問題遍及整篇文,那麼它在聲律方面就是零分,在唐朝這樣考試,一定名落孫山。
再談文句意思。「萬泉九派,匯未名之清漪;玉泉餘脈,聚博雅之孤標」,這幾句失黏不在話下,而前句「萬泉(河)」及後句「玉泉(山)」,「泉」字重出也是敗筆。但AI懂得嵌入「未名湖、博雅塔」這些燕園地標,畢竟是值得讚許的。可惜細看之下,實在不通。什麼叫「九派」?像長江那樣才可稱為「九派」(表示支流眾多),而「萬泉」只是北京一條河,沒有很多支流,「萬泉九派」根本脫離現實,何況它亦沒有「匯」於未名湖。
「金台夕照,曾沐燕市悲歌;薊門煙樹,遙接帝京紫氣。」(「金台」、「燕市」、「薊門」、「帝京」都是跟北京有關的常見套語。)這一聯音律依舊不調,但結構尚算工整,意思也講得通。問題是寫得非常呆板沉悶:「燕市」和「帝京」是同義,反反覆覆代指「北京」,這樣的對句實在不高明。
以上對第一段的批評,大致也適用於餘下內容,但我還可以就第二段多講幾句:
「時維九月,序屬三秋。金風拂柳岸之煙,玉露潤石舫之苔。登臨華表,目極雲天之邈;憑眺鐘亭,神馳星漢之遙。」
「時維九月,序屬三秋」是照抄王勃〈滕王閣序〉,這一聯其實也寫得不好,因為「九月」即「三秋」,王勃也是為對句而對句,未免浪費筆墨。不過王勃全文神采煥發,妙語連珠,可謂瑕不掩瑜。反觀DeepSeek這篇文,本身已千瘡百孔,現在還要偷懶搬字過紙,實在沒法原諒。
下句「金風」、「玉露」呼應秋天,馬馬虎虎也可過關。但接着說「登臨華表」就令人噴血了——「華表」是宮殿前一根大柱(可見於天安門),請問你如何「登臨」?古文有個常用典故叫「華表鶴」,可知那柱頂是雀鳥才能登臨的,人根本不會「登臨華表」(除非你玩極限運動)。更搞笑是,就算你「登臨華表」,頂多也不過三四樓高,如何「目極雲天之邈」呢?
這篇AI生成的〈燕園序〉,差不多通篇都是上述似是而非的「美麗屁話」,我不想再浪費時間評下去了,各位可舉一反三。若說它是模仿王勃,那實在是侮辱了王勃。
寫到這裏,才記起還要評論一下題目,即「燕園序」三字。「燕園序」貌似模仿「滕王閣序」,其實是不通的。那位用AI生成〈燕園序〉的北大校友似乎不知道,「滕王閣序」只是簡稱,全稱是「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王勃這篇「序」,並非現代人所謂「一本書的前言」,而是古人用來贈別或描寫宴飲的文體,如韓愈〈送李愿歸盤谷序〉、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之類。
DeepSeek這〈燕園序〉既非宴游,亦非贈別,根本談不上是「序」,所以它是連題目也錯了。如此烏煙瘴氣的東西若不給它零分,還有天理嗎?現在你回頭看看該文編者的評語,稱它「文本辭章典雅、立意高遠,令人不禁讚歎DeepSeek的精妙神奇」,是否覺得很荒謬?
我不認為這中国編者的盛讚,純粹是出於對DeepSeek的盲目吹捧,因為我拿這篇〈燕園序〉給Grok評論,Grok也大讚它模仿王勃維肖維妙,稱為上乘的駢文——看來AI們也會圍爐取暖。一般沒有古文根柢的人,乍看它駢四儷六、對偶工整,恐怕也會以為是「高手之作」。但抱歉,我認為那確實是毫無價值的文字,是一種屬於這個時代的「AI偽文學」。
可預見的是,這種「偽文學」將如雨後春筍,還很容易魚目混珠,垃圾也被捧上神枱。人類依賴AI學習,是一把雙刃刀:好處是方便快捷,彷彿天下間知識唾手可得;弊病是,人類很可能被捲進一個垃圾內容的內循環,身陷假知識的泥沼,最後被訓練得像AI一樣「膠」,有些領域的知識(包括基礎知識)還可能失傳——像上述「序」字的用法。
我每天都有用AI(可惜它還不能代我寫文,像這一篇),以下是我的小小建議:如果AI寫的「古文」令你驚艷,先不要急着高呼「精妙神奇」,你不妨去圖書館逛逛,重拾久違了的書本,做些跟別人不一樣的事,學些AI不懂的東西,才有望活出不一樣的人生。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馮睎乾十三維度」Patreon
(編者按:本文僅代表專欄作者個人意見,不反映本報立場。)@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