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推出「控煙十招」,包括將現時買賣、管有私煙的最高罰款由100萬上調至200萬港元,監禁刑期亦會由2年增至7年。吸煙與健康委員會主席湯修齊今日(19日)在電台節目中強調「控煙十招」只是追趕落後,其它國家早已加強控煙,並透露委員會未來將建議在公營房屋設立無煙樓層。

在商台節目中,湯表示約半數中小學生每天暴露於二手煙,其中三成在家中吸入二手煙,主要因父母或鄰居吸煙。他建議推動公營房屋全面禁煙,委員會計劃在「控煙十招」推出後向政府建議在公營房屋設立無煙樓層。他舉例指,美國部份地區的公營房屋租約列明禁止吸煙。

倡錄影執法

湯又指,本港多個公共場所可強化控煙措施,建議考慮採用錄影執法。例如,在等候公共交通、餐廳或酒吧等地方,若發現有人吸煙,未來可利用錄影作為執法證據。他還提到,若市民在禁煙公共場所吸煙被查,該場所的管理者也應承擔連帶責任。

他預計控煙相關修例草案將於本月30日提交立法會,最快於明年第二季全面禁止持有電子煙彈。委員會贊成所有措施同時推行,但為了讓市民有合理時間處理存貨,需分階段實施並設立寬限期,時間儘量縮短。他認為「控煙十招」是要追趕落後,因為新加坡、歐盟等地早已實施更嚴格的控煙政策。由於修例草案比原計劃延後一年,要實現今年內將吸煙率降至7.8%的目標面臨較大挑戰。

籲全面禁止電子煙

湯提到,電子煙為控煙工作帶來很大挑戰,因其外觀設計像USB手指或原子筆,教師和家長難以辨識。他認為,政府禁售不禁用的政策並不理想,禁售政策施行3年後,現為適當時機進一步收緊,全面禁止電子煙的使用,而電子煙方便讓年輕人接觸「太空油」。

早前有立法會議員質疑控煙措施可能影響遊客來港意欲,湯反駁稱,從未有遊客因控煙政策而不願前往新加坡或泰國等地旅遊,例如新加坡的禁煙區域範圍較香港更大。泰國則規定在汽車及私人場所內,若有未滿18歲人士,成人不得吸煙,並已禁止銷售水煙。他強調能否吸煙或煙草價格與遊客意願無關,復活節期間不少港人前往控煙措施較香港嚴格的地區旅遊。

長遠煙草政策關注組:吸電子煙與濫用太空油不同

長遠煙草政策關注組回應表示,香港所有鄰近國家地區,日本、韓國、台灣,以至大陸均全都沒有推行所謂禁止加味煙,許多歐盟國家在另類吸煙產品合法情況下,才會禁止加味香煙,在控煙的同時仍留有空間讓煙民選擇。關注組又稱,「同時禁止另類煙草產品和加味香煙」絕非主流國際做法,全球僅有五個地區同時禁止另類煙草產品和加味香煙。

關注組又指,吸電子煙與濫用太空油是兩種不同的情況,不應該混淆;並反問包括醫療器具在內的器具都被用作吸毒,包括湯匙及針筒,「難道都要同樣禁售湯匙及針筒嗎?」。關注組指出,電子煙是中性的工具,在特定條件下更可成為戒煙的輔助工具,例如英國政府就推出了官方計劃「Swap to Stop」,向成年吸煙者免費派發電子煙,協助戒煙。

關注組亦認為,加煙稅導致非法私煙橫行,並引述立法會秘書處《研究簡報》,2024年煙草稅收入由去年72億劇減至38億港元;同時,海關去年錄得逾2.1萬宗私煙案較前年大增八成,海關關長陳子達坦承私煙問題是大增煙稅後遺症。而同期吸煙率的下降進度卻沒有顯著改善,只是按過往趨勢正常緩減,兩年僅減少約4,000名吸煙人口。關注組呼籲政府優先處理私煙問題,等私煙問題得到妥善處理,煙草稅收回復到未加稅前正常水平,再考慮推行任何會刺激黑市私煙的措施。

關注組表示,「控煙十招」自提出以來爭議不斷,主要憂慮過於極端的控煙措施,會損害香港整體經濟。關注組批評「控煙十招」不應捆綁式提交立法會,而是將有共識的措施先行先試,例如擴大禁煙區和增加私煙罰款。至於具高度爭議性、影響經濟的措施,需經過更為審慎評估、更充分的諮詢後,再進行立法。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