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5日,當全世界目睹大火肆虐巴黎聖母院(Notre-Dame de Paris)之際,人們不禁懷疑,這座廣受大眾敬愛的大教堂能否恢復原貌。如今,歷經五年修復,這座神聖的法國哥德式教堂傑作,再次成為巴黎天際線的一道亮麗的風景。
大約250間公司和數百名專家參與了這座大教堂的修復工作。正如作家維克多‧雨果(Victor Hugo)在《鐘樓怪人》(The Hunchback of Notre Dame)中所寫的,「偉大的建築與其說是個別建築師的作品,不如說是整個社會投入的傑作;是整個國人的努力留下的藝術資產,非個別天才的靈光乍現。」來自世界各地的民眾捐款超過8.82億美元協助重建。
中世紀的瑰寶
大約1160年,巴黎主教莫里斯‧德‧蘇利(Maurice de Sully)為紀念聖母瑪利亞,委託建造巴黎聖母院。教宗亞歷山大三世(Pope Alexander III )在1163年為大教堂奠基。大部份建築雖然在12世紀結束之前就蓋好了,但教堂本身卻耗費近兩個世紀,直到1345年才完工。
法國哥德式建築大教堂的主要元素包含:尖拱、細柱、肋拱(狀似肋骨的拱門框架)和飛扶壁(建築外部結構支撐)。專家認為正是飛扶壁拯救大教堂免於在火海中坍塌。
逾860年歷史的巴黎聖母院經歷過許多次損壞與重建,最嚴重的一次發生在1790年代法國大革命期間。1840年代,建築師歐仁‧埃馬紐埃爾‧維奧萊-勒-杜克(Eugène Emmanuel Viollet-le-Duc)對大教堂進行修繕、復原和擴建,但仍維持中世紀的樣貌。
修復巴黎聖母院
2019年,巴黎聖母院的尖頂(spire)因大火坍塌,損毀了建築框架、屋頂與三處拱頂(拱頂是拱形的支撐結構,與天花板一起覆蓋內部空間)。神奇的是,大管風琴以及所有繪畫、傢俱和彩色玻璃窗都未受大火波及。
專家對原始石雕進行了分析,勘查了大約半個奧林匹克標準游泳池體積的石頭,以利尋找修復用材料的來源。他們發現位在法國北部瓦盧瓦地區博訥伊(Bonneuil-en-Valois)的拉克魯瓦于亞爾(La Croix-Huyart)採石場,是唯一擁有適合重建拱頂和修復牆壁堅硬石材的地方。在法國東南部的聖馬克西曼(Saint-Maximin)地區和法國北部的蘇瓦松(Soissons)地區的八個採石場能提供軟性石材,協助復原內部石雕、修復與重建拱頂。
林務員在法國各處挑選與砍伐了上千棵橡樹,以利重建中世紀中殿的架構、唱詩班區域和尖頂;而全國各地的木匠也採用13或19世紀的工法對每棵樹進行雕刻。
八組彩色玻璃工匠大師,都接受過數百年古老傳統的訓練,負責修復與清潔了所有的彩色玻璃窗。
雕塑家和石匠在大教堂內一個名為「雕塑家苑」(sculptor’s lodge)的大廳內工作,如同中世紀的同行一樣。
大教堂的建築師菲利普‧維倫紐夫(Philippe Villeneuve)接受美聯社訪問時說:「這不僅是修復一座建築,這是修復法蘭西的精神。」
修復過程中,大教堂所有的彩繪玻璃窗都經清洗乾淨,讓描繪《聖經》場景的彩色花窗熠熠生輝。後來受封為聖路易斯(St. Louis)的法國國王路易九世(Louis IX),在1260年下令製作了上圖所示的這扇寬近42呎、高近63呎的彩色玻璃窗。它的84塊花窗,描繪了《最後的審判》(the Last Judgement)。窗戶的中心,可見基督四周圍繞著天使和十個童貞女,還有聖人、使徒、主教、懺悔者、輔祭、女殉道者和騎士。

巴黎聖母院的大管風琴在大火中基本毫髮無損,只有一根音管進水損壞。這是法國最大的教堂管風琴,其中最長的音管長達近32呎。管風琴製琴師逐一修復近了8,000根音管。他們還更換了音管內部控制氣流的皮件。管風琴調音師耗時六個月對管風琴進行調音,以適合大教堂的音響效果。

聖母院重建的尖頂,依照1859年建築師歐仁‧維奧萊-勒杜克(Eugène Emmanuel Viollet-le-Duc)當時的設計,以實心橡木組成結構,外層覆蓋鉛,輔以鉛鑄飾品裝飾,包括奇美拉獸(chimera,神話中會噴火的怪物)、滴水嘴獸石雕(gargoyles)和200個彎鉤(狀似主教權杖彎曲的鉤子)。八隻稱為「大公爵」(Grand ducs)的鉛鷹看守在尖頂的底部,保護該古蹟免受禽鳥攻擊。
巴黎聖母院於2024年12月8日對外開放,當天為「聖母無染原罪瞻禮」(the Immaculate Conception)紀念日,是紀念聖母瑪利亞無罪受孕的日子。想了解更多訊息,請造訪網站NotreDamedeParis.fr。
如需進一步了解聖母院正在進行的修復工作,請訪問RebatirNotreDamedeParis.fr。
原文:Restoring Faith: Notre-Dame de Paris Enters a New Era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作者:Lorraine Ferrier為《大紀元時報》撰寫美術和手工藝術品相關文章。關注能傳達美和傳統價值觀的作品,聚焦北美和歐洲的藝術家或工藝師。希望能為少數或鮮為人知的藝術與手工藝品宣傳,進而保存傳統藝術遺產。現居英國倫敦郊區,從事寫作。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的立場。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