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俄羅斯經濟增長減緩,以及對汽車、電子產品與家電等大型消費品的需求下滑,俄羅斯自中國進口的總量也出現減少。而此時,北京正面臨美國關稅帶來的巨大貿易壓力。
據路透社報道,自西方國家因俄羅斯於2022年2月入侵烏克蘭而對其實施制裁後,俄中貿易急劇擴張,2024年達到創紀錄的1.74萬億人民幣(約2,390億美元)。
儘管俄羅斯經濟因軍費支出激增而自2022年的衰退中反彈,但高利率、勞動力短缺與國防產業之外產能有限,正壓制該國的經濟增長潛力。
根據俄羅斯本周日(4月20日)公布的海關數據,2025年第一季度,俄羅斯自中國進口總額為227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下滑6.9%。數據顯示,2月進口總額僅為58億美元,為2022年6月以來最低;3月雖年增1.9%,但總額只有不到78億美元。
三位接受路透社採訪的分析人士表示,俄羅斯經濟降溫,加上中國產品主導的市場出現飽和,是導致需求下滑的部份原因。俄羅斯經濟轉型與發展研究機構負責人Vladislav Onishchenko指出,汽車領域最為明顯。
他說,汽車進口減緩一方面與西方車企可能重返俄羅斯的傳聞有關,另一方面則是因居民收入增長放緩。
他補充,外界對西方品牌可能重返市場的期待,削弱了消費者對電子產品與家電等(中國)商品的購買意願。
俄羅斯經濟整體放緩,工業生產增長幾近停滯,消費與企業貸款增速也在放緩。各企業將高達21%的借貸成本列為削減投資的主因。Onishchenko說,「俄中貿易仍有增長潛力,但問題在於速度,(俄方)需要擴大投資需求,但資金從哪裏來?」
俄羅斯汽車經銷商協會會長Alexei Podshchekoldin指出,自去年11至12月以來,包括起重機、挖掘機等重型設備的進口量便持續下滑。
俄羅斯央行數據顯示,儘管2月消費活動仍有擴張,但零售銷售增幅放緩至2.2%,主要由服務業支撐,而對中國進口商品的需求則出現下降。
俄羅斯央行在3月報告中表示:「民眾對非食品類大宗商品的購買興趣明顯減弱,包括乘用車、家電與電子產品。」
中共上周稱,今年將增加自俄羅斯進口液化天然氣(LNG)。根據Kpler與LSEG的數據,北京去年約5%的LNG進口來自美國,但2025年3月未自美國進口任何LNG。
即使中俄貿易持續增長,但其規模仍難以彌補中共因特朗普總統新一輪關稅政策所面臨的對美出口損失。
2024年,俄羅斯佔中國出口比重為3.2%,高於2021年的2.0%;相比之下,美國在2024年則佔中國出口的14.7%。
卡內基俄羅斯歐亞中心主任Alexander Gabuev表示,俄羅斯需求減弱是其軍事化經濟日益加劇的副產品。不過,中國企業可能通過壓低利潤或提供折扣,來進一步搶佔市場。
過去一年,因擔心受到二級制裁,部份涉及對俄貿易的中企業務受到限制。Gabuev說,雖然俄羅斯也是個不小的市場,但無論如何「俄羅斯無法取代美國」。#
----------------------
🏵️ 法輪大法洪傳世界33周年特刊:
https://tinyurl.com/3p4e4yr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