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4月22日),美國眾議院少數黨領袖傑佛瑞斯(Hakeem Jeffries)宣布,將率領一個兩黨國會代表團前往丹麥訪問,與丹麥領導人討論其領地格陵蘭的地緣政治地位問題。
傑佛瑞斯表示,國會議員們將討論「持續北約聯盟的重要性,以及格陵蘭的地緣政治地位」。
隨行成員包括眾議員華格納(Ann Wagner)、米克斯(Gregory Meeks)、迪恩(Madeleine Dean)、斯特里克蘭(Marilyn Strickland)、蘭茲曼(Greg Landsman)、弗里德曼(Laura Friedman),以及美屬薩摩亞代表拉德瓦根(Aumua Amata Coleman Radewagen)。
長期以來,美國一直在格陵蘭維持著地區安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佔領丹麥後,美國進入格陵蘭,並建立了軍事基地和廣播電台。
戰後,美軍仍駐紮在格陵蘭。當地的皮圖菲克太空基地(Pituffik Space Base)由美國運作。
1951年,美國和丹麥簽署的國防協議,賦予美國在格陵蘭國防中的重要角色,包括建造和維護軍事基地的權利。
丹麥皇家國防學院副教授Marc Jacobsen說:「如果俄羅斯向美國發射導彈,核武器最短的路線就是經由北極和格陵蘭。」「這就是為甚麼皮圖菲克太空基地對於保衛美國至關重要。」
根據北極研究所報道,中共和俄羅斯近年來開始增強在北極的軍事實力。報道呼籲美國發展在北極的軍事力量,以對抗中共和俄羅斯等競爭對手。
今年1月,丹麥外交大臣拉斯穆森(Lars Lokke Rasmussen)表示,丹麥願意與美國進行討論,並說華盛頓在該地區擁有「合法」利益。他說:「我們看到俄羅斯正在武裝自己。我們看到中國(中共)也開始對此感興趣。」
特朗普總統多次表達了對格陵蘭的興趣。3月26日,他在接受播客主持人Vince Coglianese採訪時說:「讓他們知道我們需要格陵蘭來維護國際安全。我們需要它。我們必須擁有它。無論從防禦姿態或進攻姿態來看,這個島嶼都是我們需要的,尤其是在當今世界。我們必須擁有它。」
但格陵蘭領導人則強烈反對特朗普的想法。其總理尼爾森(Jens-Frederik Nielsen)今年3月就職後,在社群媒體發帖文表示:「讓我說清楚:美國不會得到那塊土地」,「我們不屬於他人,我們自己決定未來。」
今年1月,傑佛瑞斯也曾批評特朗普對收購格陵蘭的「執念」。他在國會大廈對記者說:「長期以來,美國中產階級的規模縮小,生活成本卻不斷上升。這才是真正的問題。」「問題不是格陵蘭,不是墨西哥灣需要重新命名,也不是巴拿馬運河。問題是要確保讓美國夢對全國人民都成真。」
3月底,美國副總統萬斯(JD Vance)訪問格陵蘭,他提出和平取得格陵蘭計劃。他告訴記者:「我們認為將會發生的情況是,格陵蘭人會通過自決從丹麥獨立,然後我們將與格陵蘭人民展開對話。」
丹麥領導人表示,目前沒有人能阻止美國在格陵蘭設立更多軍事基地,以回應地緣安全的關切。
前丹麥總理托寧-施密特(Helle Thorning-Schmidt)在萬斯訪問後表示:「1951年的條約非常明確,美國對格陵蘭擁有廣泛的使用權。」
「這一切的諷刺在於,其實美國人現在就可以這麼做。」她說,「格陵蘭是北約領土。如果美國人願意,想在格陵蘭島加強軍事實力、建立更多基地,完全沒有障礙。」
格陵蘭島位於北美洲,在北極圈內,約80%的領土被冰雪覆蓋,是世界上最大的島嶼,人口約56,000人,大部份是土著因紐特人。
它是丹麥的一片自治領土。近年來,人們對格陵蘭島的自然資源越來越感興趣,包括開採稀土礦物、鈾和鐵。隨著全球暖化,島上部份冰層融化,對資源的開採變得更容易。#
----------------------
🏵️ 法輪大法洪傳世界33周年特刊:
https://tinyurl.com/3p4e4yr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