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周三(4月23日)發表聲明稱,「商務部正追究中國通過其它國家提供跨國補貼的責任,這些行為損害了美國產業,為傷害美國而扭曲市場、從事不公平貿易,這種行為無法隱藏。」
商務部周一宣布,計劃對東南亞國家的太陽能電池板提高關稅,稱柬埔寨、馬來西亞、泰國和越南的太陽能電池板正獲得中國(中共)補貼。柬埔寨的太陽能電池板將面臨最高關稅,平均關稅率將達652%,而部份柬埔寨企業可能面臨高達3,500%的關稅增幅。越南和泰國的太陽能電池板平均關稅率接近400%,而馬來西亞的太陽能電池板平均關稅率僅為34%。
2024年4月南韓Hanwha Q Cells、美國第一太陽能公司(First Solar)等業者向美國政府指控中資企業在東南亞設廠後,以低於成本的價格傾銷美國市場,並接受來自中國及當地政府的補貼,對美國本土太陽能製造產業造成重大損害。美國廠商指出,即使有《通脹削減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提供補貼,許多美國本土太陽能模組裝配廠仍難以與東南亞低價商品競爭。
據統計,2024年美國從這四國進口太陽能產品總額已超過100億美元,幾乎涵蓋全美市場的主要供應。
對外國太陽能電池板徵收關稅是美國兩黨共同關注的問題,共和黨人和許多民主黨人都希望美國企業能在與中國(中共)的競爭中獲得優勢。
然而批評者指出,對進口太陽能板加徵關稅可能導致太陽能安裝成本上升,最終可能導致電網中能源供應減少,氣候變化更加嚴重。
提高關稅的計劃由國際貿易管理局(the International Trade Administration)提出,但要等國際貿易委員會(the International Trade Commission)確定美國企業是否因外國進口產品遭受損害後才能實施。該委員會將於6月作出裁決。
(本文參考了《國會山報》的報道)#
----------------------
🏵️ 法輪大法洪傳世界33周年特刊:
https://tinyurl.com/3p4e4yr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