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近期針對美國農產品加徵高關稅,包括大豆、玉米等,導致中國養殖業經營壓力劇增,豆粕價格已現上漲趨勢。養殖戶擔心飼料成本飆升,普通消費者也擔憂肉類等食品價格隨之上漲。

美國總統特朗普早前宣布對進口的中國商品加徵145%的關稅;中共隨即報復,宣布對原產於美國的部份進口商品加徵關稅,其中包括小麥、玉米、高粱、大豆、豬肉等農產品。4月4日,中國再次宣布在原有關稅基礎上,對所有美國產品額外加徵34%的關稅,其中對美國大豆加徵的總關稅高達125%。美國大豆到岸價因此升至每噸1,026美元,遠高於巴西大豆約580美元/噸的價格。

據中共官方數據,去年中國自美國進口的農產品總額達246億美元。業內人士認為,此輪加稅使中國飼料和養殖行業面臨巨大衝擊。

自由亞洲電台報道,四川生豬養殖戶孫軍4月22日表示,中國長期依賴進口農作物,對美國農產品加稅已對中國基層養殖戶造成實質影響。他說,比如大豆和玉米,中共政府想從哪裏進口就從哪裏進口,但是老百姓沒有辦法,「我現在每一個月買3噸左右(豬飼料),小豬要用優質飼料,大豬就用一般性飼料。一個月買飼料價格一萬三、四千元(人民幣,下同)左右。」

孫軍進一步解釋,飼料中大豆和玉米佔主要成份,「100斤飼料中有20斤豆粕、35斤玉米,還有小麥之類的」,價格上漲將直接推高養殖成本。

豆粕是中國飼料蛋白的主要來源,進口依賴度極高,是肉類生產鏈條中的關鍵環節。據業內人士分析,隨著美國大豆進口銳減,豆粕價格已開始上漲。

長期以來,中國對大豆的需求嚴重依賴進口,依存度超過八成。僅2024年,中國進口大豆就超過一億噸,創歷史新高,而美國又是全球主要的大豆出口國之一,在去年出口到中國的246億美元農產品中,大豆佔比超過五成。

山東臨沂居民盧女士表示,受大豆和玉米為主要成份的飼料的價格上漲影響,肉類價格攀升,而最終承擔關稅成本的是消費者。她說:「養殖業、畜牧業本來養殖成本就很高,(飼料價格上漲)導致養殖業的費用增加,肉類品的價格太貴了就沒有人買。肉價已經上漲半個多月了,肯定都要漲價,加關稅最終由消費者承擔。」

山東青島居民李強曾在農產品物價局工作,他表示,中國對進口農產品依賴程度較高:「中國大陸糧食缺口大概25%,大陸人需要的糧食有25%依賴進口,且主要來自美國,主要是小麥和大豆。」

高關稅不僅影響農業生產,也波及中國餐飲業。武漢一家餐廳的負責人耿先生透露,儘管公司採購的是內蒙產牛肉,但高品質牛排仍需從美國、澳洲和紐西蘭進口。他說,4月初開始,高檔牛排已經漲價三到五成;加上關稅,價格還會更貴。#

----------------------
🏵️ 法輪大法洪傳世界33周年特刊:
https://tinyurl.com/3p4e4yr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