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關稅戰持續延燒,北京當局近日下令國內航空公司退回已訂購的波音737 MAX客機,動作迅速引發國際矚目。此舉被視為針對美國對華課徵高額關稅的報復性反制,但多位專家指出,中方這項政策恐將自陷困局,不僅損害商譽,也可能打擊中國航空業長期發展,形同「戰術反制,戰略自殺」。

三架退單揭禁令序幕 波音轉售它國市場

根據《華爾街日報》與路透社報道,波音公司行政總裁奧特伯格(Kelly Ortberg)於4月23日一場內部會議中證實,中國已正式拒收三架737 MAX飛機,並強調:「我們不會繼續為那些不願意接受飛機的客戶製造飛機。」這些飛機將轉售其它買家。

航空數據網站Flightradar24顯示,最新一架原屬中國國航的飛機於4月24日自浙江舟山交付中心起飛,經關島轉飛回美國西雅圖總部,此前已有兩架廈門航空訂購機型返美。波音財務長韋斯特(Brian West)透露,公司原預計今年交付約50架飛機予中國航空公司,目前正重新評估其餘41架飛機的轉售計劃。

中方禁波音惹關注 專家:恐拆自身航空生態鏈

美國經濟學者黃大衛(Davy J. Wong)在接受《大紀元》專訪時對此事件評論說,中方退單動作表面上意在展示對華府的強硬態度,實際卻是「戰略上的自殺」。他強調,中共雖力推自製的商業飛機C919,但包括航電、引擎與液壓系統等關鍵組件,依然高度依賴歐美技術與供應商,「尤其是美國企業的核心供應鏈無法脫鉤。」

他進一步警告,若中共當局以政治理由終止與波音的商業合作,除可能拖累C919的量產與維修,亦將動搖國際市場對中國民航體系的信心。「金融機構、租賃公司與保險業者恐重新評估中國市場的風險與穩定性。」

黃大衛特別提到,後續觀察點之一是廈門航空的動作。該公司向來以採購波音為主,少有歐洲空中巴士機型,若其全面退單,將是政策驅動的明確訊號。他更警告:「這可能不只是貿易爭端,而是涉及產業主導權與地緣戰略布局的全面對抗。」

波音與華府硬碰硬 轉向新興市場尋突破

波音方面則展現強硬態度。除了行政總裁公開表示不再為拒收飛機的客戶生產新機外,財務長韋斯特也透露,已有多國主動洽詢是否可購得這批飛機。

對於中方違約行為,美國總統特朗普於Truth Social發文指出:「這只是中國(中共)多年來對美國所做事情的一小部份。」他呼籲波音應視中國為違約方,並依法處理相關合約爭議。

據悉,中國訂單目前僅佔波音整體庫存的10%,遠低於過去高峰期的25%。波音正考慮將41架退單轉售印度、東南亞與拉美市場。儘管媒體如《Leeham News》提醒部份機型若需改裝,成本可能高達數百萬美元,但新興市場對此仍表示高度關注。

台灣學者:禁單短期洩憤 長期自毀供應鏈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研究員沈明室接受《大紀元》訪問時表示,這波退單對波音本身傷害有限,反而讓中國陷入產業孤島。他指出,波音737 MAX目前全球需求強勁,生產線已排至數年後,中國退單後,波音可迅速轉售其它航空公司。

他強調:「中共取消訂單後,原先繳納的訂金將遭波音沒收,不僅損失金錢,更凸顯民族主義凌駕理性經濟判斷的現實。」

沈明室進一步指出,若美國實施對中國航太產業零件的出口管制,C919等自製機型的生產線恐將癱瘓,「這是一場典型的賠了夫人又折兵的錯誤決策。」

專家警告商譽風險 中方或將面臨國際訴訟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助理研究員王綉雯也指出,中共此舉違背基本商業契約原則,「中共下單後拒收飛機,波音有可能依法提告。」此外,若波音不再供應維修所需技術與零件,中國民航將面臨適航與安全風險,整體營運穩定性令人擔憂。

他直言:「中國若以此策略對美施壓,恐怕終究是自傷。」並補充指出,類似的對抗措施亦可能波及醫療設備、農機、重工器械與進口藥品等其它依賴美國供應的領域。

禁飛機是一條供應鏈的倒塌

黃大衛直言稱:「『禁波音』不只是禁了幾架飛機,而是拆掉了一整條供應鏈和生態鏈。」

王銹雯更強調,今日的中國經濟早已無法承受與美全面脫鉤的成本,「中國人不再是願意勒緊褲頭的文革世代,若經濟困境持續,恐引發更廣泛的社會不滿。」#

----------------------
🏵️ 法輪大法洪傳世界33周年特刊:
https://tinyurl.com/3p4e4yr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