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管局去年發表《醫院系統管理檢討報告》,提出31項改善建議,以提升事故應變機制。醫管局今日(25日)在傳媒講座中宣布,將培訓一支發言人隊伍,成員包括總部及各聯網的發言人;亦會加強培訓根源分析技巧,調查意外原因,找出流程或系統上風險和設計缺陷,制定改善方案防止意外發生。
31項改革建議包括建立高層人員的病人安全問責框架,將安全指標納入表現評估。在今日的講座上,當被問及相關進展時,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陞表示具體措施將於稍後公布,但強調目前醫療事故發言團隊通常由聯網行政總監、醫院院長等高層組成,體現了問責精神。
醫管局預計,將於今年6月底之前落實檢討報告所有建議,包括培訓發言人團隊、成立事故應變團隊等。各聯網正在培訓發言人團隊,發言人需要具備資深臨床經驗,對病人安全有認識,同時熟悉醫院行政運作。
高拔陞認為,部門主管以往在解釋醫療事故時,往往引述過多專業醫學名詞,公眾可能會聽不懂,甚至誤以為醫院刻意隱瞞,所以發言人會接受專業發言技巧與危機應對訓練,有效向公眾解說醫療事故。
醫管局亦將設立醫院事故應變小組,確保醫院能有效應對潛在危機,團隊中各崗位均有明確的成員及職責,以避免職能重疊。醫管局計劃改善根源分析,增設培訓課程,使更多員工能夠掌握根源調查的專業知識。根源分析委員會也將邀請外部專家參與,例如人因工程學專家,以提高調查質量。
為提升藥物安全,醫管局已陸續把傳統手寫處方改為電子記錄,以減低人為錯誤風險。為保障病人安全,醫管局將持續引入新技術以防範風險。例如,為解決手術室溫度過低導致病人術後低溫症的問題,醫管局已在24間設有手術室的醫院推行「主動空氣加溫」措施,使術後低溫症發生率降低約50%,亦可以防止出現傷口感染、發炎等併發症。@
----------------------
🏵️ 法輪大法洪傳世界33周年特刊:
https://tinyurl.com/3p4e4yr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