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一季度,投資者從ESG可持續發展基金撤出的資金創下了歷史新高,初步顯示自特朗普總統上台後,美國投資者對左派所倡導的環境、社會和治理(ESG)政策的抵制,正在蔓延全球。

ESG是環境(Environmental)、社會責任(Social)、公司治理(Governance)的縮寫,主要用來衡量上市公司的社會責任感。人們把投資這類企業的共同基金叫做ESG基金。

根據晨星(Morningstar)的數據,美國投資者已連續第10個季度削減對ESG共同基金和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的持倉,而歐洲投資者則首次出現淨撤資,自2018年有紀錄以來首次錄得資金外流,規模達12億美元。亞洲投資者也減少配置,總體淨流出金額高達86億美元,遠超以往紀錄。

這股資金外流潮表明,投資者對ESG基金的抵制,已從美國蔓延至其發源地歐洲。目前全球ESG基金總規模為3.2萬億美元,其中84%集中在歐洲。

許多保守派人士批評ESG,認為這種投資方式犧牲了財務回報,服務於有爭議的社會與政治議題,是一種所謂的「覺醒資本主義(woke capitalism)」。而歐洲投資者首次從該領域撤資,顯示美國對「覺醒資本主義」的懷疑已經在影響到歐洲。

在歐洲,ESG基金長期排斥軍工股,這受到越來越多投資者的質疑,特別是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歐洲開始重新武裝自己,而特朗普政府對基輔的支持的不確定性也加劇了這一趨勢。

晨星旗下的Sustainalytics公司可持續發展研究主任霍頓絲·比奧伊(Hortense Bioy)表示:「這一季度是一個轉折點。我們看到美國對ESG的反感正在升溫,現在也明顯影響到歐洲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這波撤資潮並非市場普遍資金的外流所致,因為同期歐洲對傳統基金的買盤仍然強勁。比奧伊指出,由於特朗普政府對ESG和DEI政策的反對,全球資產管理者變得更加謹慎。

她說:「美國對ESG的反對浪潮正在影響全球資產管理公司,改變了他們在全球市場推廣產品的方式。」

「漂綠」(greenwashing)一詞,是指一家公司就其正在做的事情做出環保聲明,旨在增加人們對環境影響的認知,但這種聲明具有誤導性,或根本就是子虛烏有。

隨著歐盟準備收緊以投資基金命名的反漂綠(anti-greenwashing)的規定,晨星指出,今年第一季度,歐洲有335種可持續基金更改名稱,其中116種移除了與ESG相關的詞彙,另有94種歐洲基金被清算或合併,而美國ESG基金關閉數量創下單季紀錄,共20種。

比奧伊補充,歐洲監管機構企圖把國防企業重新界定為「合格」的ESG基金,但這對於部份堅定的可持續投資支持者而言,可能會感到不安。

「監管機構現在說投資武器是可以接受的,這在幾年前ESG投資者是絕對無法接受的,這會造成一些困惑。」#

----------------------
🏵️ 法輪大法洪傳世界33周年特刊:
https://tinyurl.com/3p4e4yr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