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總統宣布對世界各國徵收對等關稅,美國財長貝森特4月23日表示,目前已有一百多國申請與美國進行關稅談判,正面回應特朗普重新平衡全球貿易、創建更平衡國際體系的目標。這顯示世界各國爭取與美國同盟,並防止中共利用自己國家洗產地,與中共切割;只有中共當局高調進行關稅報復行動。
中共黨魁近日動作頻頻,出訪越南、馬來西亞和柬埔寨,試圖拉攏東南亞國家與中共進行合作。比較尷尬的是,習近平前腳剛走,越南商業部就下令打擊非法轉運商品至美國,柬埔寨也要修法阻中國商品「洗產地」,新加坡前總理李顯龍夫人還轉文,內容批評習上台12年來「一直表現得像是個黑幫老大」。
值得討論的是,目前有許多中國民眾的生活受到關稅戰影響,失業、降薪、消費降級、付不出貸款的人比比皆是。
在中共當局的「仇美思想」宣傳中,絕大部份中國人長期活在網絡審查中,只能聽到中共的宣傳和煽動。於是,多數中國大陸的民眾接受了黨的思路,並將中共的思路內化成自己的想法,認為特朗普對中國的高關稅會讓大陸的經濟形勢變差,都在跟著中共罵特朗普,抨擊特朗普顛覆世界經貿秩序。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中共違反加入WTO的承諾
23年前,北京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時,就承諾市場開放、遵循市場經濟法則,但實際上,中共根本沒有遵守承諾。二十多年來,北京當局持續利用國家資源操控市場經濟,控制戰略產業並阻礙公平競爭。
2012年底,習近平上台後,對美國進行系統性知識產權盜竊、強制技術轉讓、提高市場准入壁壘,同時還巨額補貼選定的「戰略企業」,搶佔全球市場。這種不對稱的美中經濟關係導致美國製造業基礎遭到重創,二十多年來,美國有數百萬個工作崗位流失。
具體而言,中共明顯違反WTO原則的做法主要是哪些呢?
第一、中共政府使用的大多數政策工具,其它WTO會員國都不會使用。如以政府財政大量補貼「重點產業」(如新能源汽車、氫能、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放任低於成本的傾銷等。中共堅持政府要在經濟領域起到主導作用,並持續通過產業政策引導和支持國內產業。
第二、持續對外國公司施壓,要求各種技術轉讓,作為獲得投資和其它經營許可的條件。中共當局甚至鼓勵「彎道超車」,竊取外國知識產權,再大量製造假冒品與盜版品。
第三、以種類繁多的干預政策,歧視外國企業,限制外國製造商和服務提供商進入中國大陸市場,達到限制商品與服務進口的目的。舉例如,在政府採購合同招標中歧視歐盟企業、不定期以各種查稅補稅等行政手段騷擾外企等。
這些做法明顯違反世貿組織「最惠國待遇」、「國民待遇原則」、「關稅原則」的基本精神,和WTO市場開放的原則背道而馳。
民間惡性競爭的商業環境
再談民間經濟發展環境。中共當政後,七十多年來對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進行黨文化洗腦宣傳,使中國傳統文化的氣質底蘊被破壞殆盡,中國傳統著重誠信寬厚、樂善好施的商道被撤底拋棄。
在當代中國,商業模式變得非常浮躁,人人只想費盡心思、抄各種捷徑去撈快錢,多數人一門心思只想「一夜致富」,至於錢怎麼來?從哪來?在所不問。
中國現代商業模式中,最為人所熟知的就是惡性的價格競爭,以極低價、甚至低於成本價搶攻市佔率。依據市場供需法則,一切商品都有其適當的價值,但中國的商品打破市場自然規律,人為砍價到難以想像的破盤價,最後的結果就是所有製造商都活不下去,企業利潤極低、甚至賠本經營,連帶勞工也只能拿到極低薪資。
在這種惡性低價競爭的商業環境中,消費者也沒有辦法最終獲益。沒錯,市面上的商品都很便宜,而且因為通貨緊縮,產品還越來越便宜。但是,商業道德與監管缺位,使民間大量出現各種毒奶粉、毒食品、科技狠活,所有的消費者都只能用低價買到次級品。要買高品質的進口產品,只能花費極高價格或者出國搶購,這就是前幾年中國民眾出國搶購奶粉變成國際新聞的背景原因。
再者,知識產權缺乏保障也為人詬病。一位因為產品被侵權,正在打官司的中小企業老闆無奈地承認,他在創業之初也是抄襲別的商家的產品,「哪有空創新呢?等到你做出一個新產品,市場早就被別人佔走了。」
大企業高槓桿高周轉的「狼性」擴張
對於市場上的中大型企業來說,除了削價競爭之外,這種激進的商業模式還體現在高負債、高槓桿、高周轉的「狼性」擴張。
這種激進擴張、沒有風險意識的經營模式一旦遇到政府政策轉彎或者市場環境變動,就很容易周轉不過來,資金鏈斷裂,「爆煲」破產。
以著名的中國房地產業為例,開發商的策略是快速佔領市場,所以大量舉債開發,向銀行借貸數以億計的資金買地;加上和政府關係良好,能夠迅速買地、開盤售樓,一個建案尚未銷售完畢,資金尚未回收,大量預售款就被挪用開發新建案,把錢投入買更多的地、借更多的債、開更多的盤,一年可能就有數個項目正在進行。
2021年9月,恒大集團「爆煲」,負債2.4萬億人民幣。恒大資不抵債、無法償還債務,留下的「爛尾樓」遍布全中國。另兩家龍頭企業碧桂園和融創也爆出違約,就連有國資背景的萬科也爆發債務危機。
除了房地產,中國大陸各行各業都在「爆煲」。近年不斷有著名投資理財集團公司、餐軟業、服務業和教育培訓機構爆煲,其原因同樣是高負債、高槓桿、高周轉的「狼性」擴張。
中共經濟模式不可持續
從國際經濟的角度來說,世界各國依照比較利益進行經濟分工,勞力密集的產業本來就自然會轉移到勞力成本較低的國家。
然而,中國在統治當局的不當干預之下,其人力成本過低,勞工薪資出現「跳樓價」,這就讓製造商有空間再把產品售價壓低,以大量低價產品傾銷到全世界。如果這套「中國經濟模式」真的繼續發展下去,全世界的人們以後就都只能被迫「消費降級」,市面上會充斥著低價劣質品。
同時,因為各國產業無法與中國大陸製造業進行不擇手段的競爭,各國企業會被迫裁員削減成本,使大量工作機會流失。目前,德國汽車工業已經正在面對這些困境。
現在,特朗普政府正在奮起對抗這個「中共經濟模式」,在過程中會有各種困難,需要各種調整,然而,戰天鬥地的「中共經濟模式」最終會走向衰敗,是必然的結果。#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立場。
----------------------
🏵️ 法輪大法洪傳世界33周年特刊:
https://tinyurl.com/3p4e4yr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