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等關稅暫緩期原本於7月9日截止,美國總統特朗普7月7日致信14國,告知8月1日起適用的新關稅,其中日、韓、馬來西亞、哈薩克將面臨25%的稅率,南非是30%,目前以老撾及緬甸被課徵40%最高。特朗普也簽署行政命令,將對等關稅暫緩期延至8月1日。
然而,7月2日,越南已先一步和美國談妥20%的關稅協議,且經越南轉運的貨物進入美國則需支付40%關稅。英國也率先和美國達成協議。
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哈塞特(Kevin Hassett)對CBS新聞表示,美國和英國、越南達成的協議,開始成為未來潛在貿易協議的指導方針。
越南高額轉運貨物關稅 防止製造業「洗產地」
40%的轉運貨物稅很明顯是在防堵中國產品「洗產地」,是針對將產品轉運到越南、逃避美國關稅的中國大陸公司。
對此,越南貿易部已發布命令,嚴厲打擊商品非法轉運至美國及其他貿易夥伴的行為。據報道,這項命令已於4月15日生效。
另一方面,越南向美國完全開放貿易市場,美商品進入越南免關稅;特朗普表示,期待看到美製SUV進入越南市場。
目前尚不清楚「轉運」的認定標準,即商品需要有多少比例真正在越南製造,才能享有20%的較低關稅。
專家:關稅或鼓勵供應商持續轉生產到越南
英國《衛報》報道,新加坡智庫尤索夫伊薩東南亞研究院(ISEAS-Yusof Ishak Institute)越南問題專家阮克江(Nguyen Khac Giang)指出,越南是一個製造業國家,需要從其它國家進口原料,在越南製造產品、然後出口。「除農產品外,大多數越南商品都不是100%越南生產。」
協力管理諮詢有限公司(Dezan Shira & Associates)駐河內商業顧問馬丁(Dan Martin)說,如果越南企業要證明所有商品的原產地,對利潤較低的商品如紡織業等將非常麻煩;但是他也表示,這條款若鼓勵供應商在越南設廠,越南可從中受益。
越南企業目前大多按兵不動,等待情勢發展更明朗。《衛報》指出,美國出口佔越南GDP的30%,更是戰略安全夥伴,是越南面對強勢中國(共)的後盾。
但中國是越南最大進口來源國,越南目前還是高度仰賴中國的原料與零件。
印度在與美國的談判中,也一直對類似的「原產地規則」進行談判,看起來談判即將完成。
彭博社分析,目前美中仍在進行談判,但對越南的40%關稅可能成為美國對中國商品的關稅底線,因為任何低於40%的關稅都可能讓企業恢復在中國大陸生產的優勢,使製造業回流中國大陸。
哈塞特表示,人們正以創紀錄的速度將生產轉移到美國本土。
在高科技領域防堵中共
另外,美國也希望在高科技領域對中國進行技術管制,具體方式可能是歐美等國進行協商,將中國企業排除在全球供應鏈之外。
舉例來說,英美已簽署協議,包括在經濟安全和出口管制方面進行合作,歐盟可能也會簽署類似協議,其中包括對供應鏈安全、出口管制以及鋼鐵、鋁和製藥等企業的所有權結構進行規範。
北京當局尤其擔心歐美國家限制高科技設備進口的管制措施,如此一來,中方可能無法出口晶片到海外市場。
中共已經公開對英美貿易協定表達不滿,但該協議並未點名中國,這種模糊性使中方難以做出強烈回應。
彭博社指出,如果美國與越南或印度的協定也採取模糊策略,那麼北京方面將更被動,幾乎沒有反擊的空間。#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